珍爱红楼---明月前身(一百0三)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一百0三)
看晴雯的性格,真真是丫环中的奇葩,亮丽明净,如一汪清水,一眼可知天真。坠儿的事,还是让她给高调的处理了,完全与平儿的初衷不符。晴雯是丫环中少有的自信,自信她就是为怡红院而生的,是长长远远在这里的。是贾母之婢的身份让她托了大,少了些风险意识。袭人一向谨慎,始终有危机感,就是王夫人半公开了她的姨娘身份,她也是和容悦色,处事细致周全,并不敢张扬娇纵。小红早就说过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才有后来的离园去凤。她们都有着清醒意识,明白贾府再风光繁华,她们只是一个仆人,不是主子,并没有主人的意识与感觉。只有晴雯例外,晴雯一向把怡红院当作了自己的家,所以坠儿的事一发,她就恼极了,自认为小丫环丢了怡红院的人,伤了宝玉脸面,她是断不能容的。所以一刻不等,
就把人给撵了,这种得罪人的差事,也只有她能做的那般迅捷,那般理直气壮,也是因了一心只为宝玉。
晴雯方才又闪了风, 着了气,反觉更不好了,翻腾至掌灯,刚安静了些.只见宝玉回来,
进门就唉声跺脚(小孩子脾气,沉不住气).麝月忙问原故(好丫环),宝玉道:"今儿老太太喜喜欢欢的给了这个褂子,
谁知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幸而天晚了,老太太,太太都不理论.(他也是聪明人,怕扫了贾母的兴)"一面说,一面脱下来.麝月瞧时,果见有指顶大的烧眼,说:"这必定是手炉里的火迸上了.这不值什么,
赶着叫人悄悄的拿出去,叫个能干织补匠人织上就是了."说着便用包袱包了,交与一个妈妈送出去.
说:"赶天亮就有才好.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婆子去了半日,仍旧拿回来,说:"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可知宝玉这件衣服是稀罕物)."麝月道:"这怎么样呢!明儿不穿也罢了."宝玉道:"明儿是正日子
,老太太,太太说了,还叫穿这个去呢.偏头一日烧了,岂不扫兴(原也只是扫兴,终还是要体贴一下长辈之心)."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没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再关心的话,落在晴雯的嘴里也是如此尖刻)."宝玉笑道:"这话倒说的是.
"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 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
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果然晴雯手巧)?"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道:
"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晴雯道:"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
.
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真是一心只为宝玉).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笑道:"这虽不很象,若补上,也不很显."宝玉道:"这就很好,那里又找哦
嘶国的裁缝去."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
,
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如此娇弱,还要为撑,真真知己).宝玉在旁,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拿一件灰鼠斗篷替他披在背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他靠着.急的晴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搂了,怎么处(此时仍牵挂宝玉)!"宝玉见他着急,
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麝月道:"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宝玉忙要了瞧瞧,
说道: "真真一样了."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
晴雯用情太深用力太猛,只是一个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