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六十二)
(2013-10-15 09:09:56)
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
,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自管迁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凤姐也不是好相与的,既明了事情,便不在着急。
王夫人问道 : "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王夫人是一定要树立贤良的大家夫人形象,所以会过问一下姨娘的月钱,自然也是姨娘们有了微词。她要敲打一下凤姐。这能抱怨的自然是赵姨娘,她本不是省事的,而且原就有儿女,自然比别的姨娘气壮。
凤姐见问的奇怪, 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 是什么原故?"凤姐忙笑道:"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 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这外头的也会欺负人,姨娘就两丫环,还月例减半,能省多少).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 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王夫人听说,也就罢了,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是王夫人这两边的两倍).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 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 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这就十六个丫环了,宝玉这里人真不少), 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薛姨娘笑道:"只听凤丫头的嘴,倒象倒了核桃车子的, 只听他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凤姐笑道:"姑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薛姨妈笑道:"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凤姐才要笑,忙又忍住了, 听王夫人示下.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 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 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 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这等于是公开承认了袭人的身份,虽说没有回贾母,可是王夫人一开口府中人皆明白袭人的地位了。
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袭人人缘极佳,是众人皆看好的。
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 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说袭人那孩子,可知王夫人看的多亲切。
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
"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王夫人打算深远,说是处处为宝玉,也有暗示袭人守本份以观后效的可能。
贾家太过奢侈,一个怡红院,只丫环就十六人,还不包括那结婆子们,还有照看宝玉的小跟班吧。一个贾宝玉等于是有三四十个人伺候。这些人员的日常开销,恐怕比宝玉本人花费都大。贾府果然安享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