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四十六)

(2013-09-16 09:04:27)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四十六)

这个时期的宝玉是非常淘气的。

本来哄好了黛玉,正是得意之时,却多话惹怒了宝姐姐。宝钗在贾府非常的自制,长于忍耐,是为了亲戚间的情份,也是因了金玉之说。总感觉她对于金玉既不贪恋,也不会抗拒。应该说贾府和宝玉,从家境和人物上她都满意。她懂得婚姻之事,原是家长做主,她懂得双玉情深,不过这在她眼中和长辈的看法是一样的,感觉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情意罢了,并不真的介意。但万事万物皆有规则,她也懂顺其自然并不强求。所以一直以来,对于黛玉的冷嘲热讽皆从容相对,并不真的恼恨。只是这一次薛家给大公子庆生日,不想宝玉竟因与黛玉的口角而装病不去,自然是扫了薛家面子。薛家自然有些不喜,这个时候宝玉还来嘲笑。这一次宝姐姐之怒,为的是薛家的面子,自然不会客气了。只轻轻一句负荆请罪,就让双玉红了脸,再无言语。

此时宝钗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贾母在张道士那里,点出湘云也有金麒麟,这说明了即使金玉之说真有,那一个金也不是只一个薛家,贾府能选择的还有很多,眼前就有一个贾母娘家史府的小姐。若论门第史府自然配得起贾府,而湘云与宝玉也是青梅竹马自有情份。而宝玉一颗心都在黛玉身上,争与吵也都是为了情深。贾母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让双玉回味,也自令薛家回味,这话薛姨妈是听的懂的,最根本的一点是贾母不支持金玉,这也是公开了。这个时候,宝钗自然也明白,薛家的金玉之说并不顺利。

宝玉得罪了宝钗,自然有些灰心,他不想开罪这个美人。无事生非去了母亲那里,看见了丫环金钏,二人平素玩笑惯了,宝玉此时无聊,便和金钏纠缠,二人言语轻薄,不想落入装睡的王夫人心上,便有了另一种感觉。王夫人这个人,作者笔下是留情的,总说她一惯心慈素有贤名,而且是天真率直一类。估计王夫人是吃过丫环的亏,所以对金钏玩笑话的定性非常的狠毒,划上了教坏少爷这一条,金钏自然无了生机。问题让王夫人弄得太严重,又是打人又是撵人,这时候宝玉却早跑了。王夫人说生平最恨就是这个,最恨二字,可知王夫人心态,让人想起那个赵姨娘,家生的奴才,又是丫环出身。王夫人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那一瞬间,想起的是赵姨娘吧,这一生最令她吃亏的就是赵姨娘了。赵姨娘有儿有女,女儿出众,王夫人还要礼遇,儿子是能和贾宝玉分家产的,而且屡屡暗算宝玉。这样的赵姨娘,真成了王夫人一生的心痛。

有人说王夫人太过狠毒,为了丫环一句玩笑话,就撵了人,间接逼死了金钏。这里面少了一个背景,王夫人不会无故如此发落周边人的,自然有金钏不知的原因。这个原因恰是王夫人的顾忌。只是叹息这个在主子身边十多年,别人皆以为是王夫人心腹的大丫环太过天真,并不了解主子的心事,连主子最大忌讳都不晓得,偏生还落了进去。

宝玉给金钏惹了大麻烦还不知情,只顾着自己怜香惜玉,叹息龄官痴情。

转身因淋雨回到怡红院,只因开门迟了,就大发脾气,对开门的人不看是谁就踢了一脚,伤了袭人。这个时候的宝玉,与那个蔷薇花下的深情的男子,差别太大,好似不是一人。一面深情,一面大发少爷脾气。

袭人只觉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 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 一时睡下,梦中作痛,由不得"嗳哟"之声从睡中哼出。宝玉虽说不是安心, 因见袭人懒懒的, 也睡不安稳。忽夜间听得"嗳哟",便知踢重了,自己下床悄悄的秉灯来照。刚到床前,只见袭人嗽了两声,吐出一口痰来,"嗳哟"一声,睁开眼见了宝玉, 倒唬了一跳道:"作什么?"宝玉道:"你梦里`嗳哟',必定踢重了。我瞧瞧。"袭人道:" 我头上发晕,嗓子里又腥又甜,你倒照一照地下罢。"宝玉听说,果然持灯向地下一照, 只见一口鲜血在地。 宝玉慌了,只说"了不得了!"袭人见了,也就心凉了半截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 ,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进府多年,并不是家生奴才,一个人孤身奋斗多年,小心谨慎,原自有一番心事。这是每个丫环都有的心事吧,不能说袭人有错。她一番辛苦,想求个安稳日子,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宝玉这一脚,着实可恶,袭人无过而吃了这苦。

宝玉见他哭了,也不觉心酸起来(本非有心,原是要教训那些开门的小丫环们的,这里面应该有黛玉被拒之门外的原因),因问道:"你心里觉的怎么样?"袭人勉强笑道:"好好的,觉怎么呢!"宝玉的意思即刻便要叫人烫黄酒, 要山羊血黎洞丸来.袭人拉了他的手,笑道:"你这一闹不打紧,闹起多少人来,倒抱怨我轻狂.分明人不知道,倒闹的人知道了,你也不好, 我也不好. 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可不好(此时仍能替宝玉着想,可知贤字不是白来的)?"宝玉听了有理,也只得罢了,向案上斟了茶来,给袭人漱了口.袭人知道宝玉心内是不安稳的,待要不叫他伏侍,他又必不依,二则定要惊动别人,不如由他去罢 : 因此只在榻上由宝玉去伏侍.一交五更,宝玉也顾不的梳洗,忙穿衣出来,将王济仁叫来, 亲自确问.王济仁问原故,不过是伤损,便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怎么服,怎么敷. 宝玉记了,回园依方调治.不在话下.宝玉对袭人还是重视的,算是有情。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 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礼仪).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宝钗当然恼了).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 , 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宝玉惹了多少事非).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 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黛玉还在介意).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 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 更觉淡淡的(凤姐行事看王夫人脸色).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她们本不是爱热闹).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王夫人宴请薛家,本是亲戚情份,自然会请贾母,而贾母不至,也是一种态度。贾母自然会以身体为由相拒,但这也表明了贾母对薛家的一种姿态。凤姐平素热闹,多是为了承欢贾母,她深知王夫人喜好稳重,又有金钏之事,自然不必多语。而双玉各有心事,贾府三春,本就是应景而来,这顿饭自然清冷。不知薛家母女如何感想。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 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看来宝玉心上,也不只是哄好了黛玉,就能诸事皆顺的。这一回是黛玉无气,可是得罪了宝钗,也令他不安。他心上竟无金钏之事,可怜金钏,此时正是水深火热,宝玉却只为得罪宝钗而烦恼。

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 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本是迁怒)?"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晴雯真是够大胆,对主子说话左一个冷笑,右一个讽刺。
      袭人在那边早已听见,忙赶过来向宝玉道:"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 就有事故儿'."晴雯听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 , 我们不会伏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袭人听了这话,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话,又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 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羞的脸紫胀起来,想一想,原来是自己把话说错了.宝玉一面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袭人忙拉了宝玉的手道: "他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儿是怎么了?"晴雯冷笑道:"我原是糊涂人,那里配和我说话呢!"袭人听说道 :"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 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们吵的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 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象是恼我,又不象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多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晴雯是宝玉生气了,她比宝玉还生气,连劝架的袭人也得罪了。袭人应该知晴雯心事,偏生说了一个我们,让晴雯抓住了话头,落了下风。袭人重的宝玉,她本是怕宝玉生气。晴雯这等脾气,一旦恼了,比黛玉还火大。黛玉单和宝玉怄气,对别人却是讲理的,晴雯恼了,不管是谁,都是一顿排喧。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这是主子的权利了)?"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又不肯走,并无小红之志,既然如此,何苦针锋相对)."宝玉道 :"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吧."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袭人忙回身拦住,笑道:"往那里去?"宝玉道:"回太太去."袭人笑道:"好没意思! 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宝玉道 :"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这才是真话,够痴心。袭人断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宝玉道:"这也奇了.你又不去,你又闹些什么?我经不起这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好气度).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见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听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宝玉忙把袭人扶起来,叹了一声,在床上坐下, 叫众人起去,向袭人道:"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说着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见宝玉流下泪来,自己也就哭了.袭人这一跪,算是占了上风,宝玉自然有了台阶,晴雯也有了面子,袭人更有贤名。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四十六)

这个时期的宝玉是非常淘气的。

本来哄好了黛玉,正是得意之时,却多话惹怒了宝姐姐。宝钗在贾府非常的自制,长于忍耐,是为了亲戚间的情份,也是因了金玉之说。总感觉她对于金玉既不贪恋,也不会抗拒。应该说贾府和宝玉,从家境和人物上她都满意。她懂得婚姻之事,原是家长做主,她懂得双玉情深,不过这在她眼中和长辈的看法是一样的,感觉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情意罢了,并不真的介意。但万事万物皆有规则,她也懂顺其自然并不强求。所以一直以来,对于黛玉的冷嘲热讽皆从容相对,并不真的恼恨。只是这一次薛家给大公子庆生日,不想宝玉竟因与黛玉的口角而装病不去,自然是扫了薛家面子。薛家自然有些不喜,这个时候宝玉还来嘲笑。这一次宝姐姐之怒,为的是薛家的面子,自然不会客气了。只轻轻一句负荆请罪,就让双玉红了脸,再无言语。

此时宝钗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贾母在张道士那里,点出湘云也有金麒麟,这说明了即使金玉之说真有,那一个金也不是只一个薛家,贾府能选择的还有很多,眼前就有一个贾母娘家史府的小姐。若论门第史府自然配得起贾府,而湘云与宝玉也是青梅竹马自有情份。而宝玉一颗心都在黛玉身上,争与吵也都是为了情深。贾母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让双玉回味,也自令薛家回味,这话薛姨妈是听的懂的,最根本的一点是贾母不支持金玉,这也是公开了。这个时候,宝钗自然也明白,薛家的金玉之说并不顺利。

宝玉得罪了宝钗,自然有些灰心,他不想开罪这个美人。无事生非去了母亲那里,看见了丫环金钏,二人平素玩笑惯了,宝玉此时无聊,便和金钏纠缠,二人言语轻薄,不想落入装睡的王夫人心上,便有了另一种感觉。王夫人这个人,作者笔下是留情的,总说她一惯心慈素有贤名,而且是天真率直一类。估计王夫人是吃过丫环的亏,所以对金钏玩笑话的定性非常的狠毒,划上了教坏少爷这一条,金钏自然无了生机。问题让王夫人弄得太严重,又是打人又是撵人,这时候宝玉却早跑了。王夫人说生平最恨就是这个,最恨二字,可知王夫人心态,让人想起那个赵姨娘,家生的奴才,又是丫环出身。王夫人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那一瞬间,想起的是赵姨娘吧,这一生最令她吃亏的就是赵姨娘了。赵姨娘有儿有女,女儿出众,王夫人还要礼遇,儿子是能和贾宝玉分家产的,而且屡屡暗算宝玉。这样的赵姨娘,真成了王夫人一生的心痛。

有人说王夫人太过狠毒,为了丫环一句玩笑话,就撵了人,间接逼死了金钏。这里面少了一个背景,王夫人不会无故如此发落周边人的,自然有金钏不知的原因。这个原因恰是王夫人的顾忌。只是叹息这个在主子身边十多年,别人皆以为是王夫人心腹的大丫环太过天真,并不了解主子的心事,连主子最大忌讳都不晓得,偏生还落了进去。

宝玉给金钏惹了大麻烦还不知情,只顾着自己怜香惜玉,叹息龄官痴情。

转身因淋雨回到怡红院,只因开门迟了,就大发脾气,对开门的人不看是谁就踢了一脚,伤了袭人。这个时候的宝玉,与那个蔷薇花下的深情的男子,差别太大,好似不是一人。一面深情,一面大发少爷脾气。

袭人只觉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 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 一时睡下,梦中作痛,由不得"嗳哟"之声从睡中哼出。宝玉虽说不是安心, 因见袭人懒懒的, 也睡不安稳。忽夜间听得"嗳哟",便知踢重了,自己下床悄悄的秉灯来照。刚到床前,只见袭人嗽了两声,吐出一口痰来,"嗳哟"一声,睁开眼见了宝玉, 倒唬了一跳道:"作什么?"宝玉道:"你梦里`嗳哟',必定踢重了。我瞧瞧。"袭人道:" 我头上发晕,嗓子里又腥又甜,你倒照一照地下罢。"宝玉听说,果然持灯向地下一照, 只见一口鲜血在地。 宝玉慌了,只说"了不得了!"袭人见了,也就心凉了半截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 ,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进府多年,并不是家生奴才,一个人孤身奋斗多年,小心谨慎,原自有一番心事。这是每个丫环都有的心事吧,不能说袭人有错。她一番辛苦,想求个安稳日子,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宝玉这一脚,着实可恶,袭人无过而吃了这苦。

宝玉见他哭了,也不觉心酸起来(本非有心,原是要教训那些开门的小丫环们的,这里面应该有黛玉被拒之门外的原因),因问道:"你心里觉的怎么样?"袭人勉强笑道:"好好的,觉怎么呢!"宝玉的意思即刻便要叫人烫黄酒, 要山羊血黎洞丸来.袭人拉了他的手,笑道:"你这一闹不打紧,闹起多少人来,倒抱怨我轻狂.分明人不知道,倒闹的人知道了,你也不好, 我也不好. 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可不好(此时仍能替宝玉着想,可知贤字不是白来的)?"宝玉听了有理,也只得罢了,向案上斟了茶来,给袭人漱了口.袭人知道宝玉心内是不安稳的,待要不叫他伏侍,他又必不依,二则定要惊动别人,不如由他去罢 : 因此只在榻上由宝玉去伏侍.一交五更,宝玉也顾不的梳洗,忙穿衣出来,将王济仁叫来, 亲自确问.王济仁问原故,不过是伤损,便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怎么服,怎么敷. 宝玉记了,回园依方调治.不在话下.宝玉对袭人还是重视的,算是有情。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 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礼仪).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宝钗当然恼了).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 , 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宝玉惹了多少事非).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 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黛玉还在介意).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 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 更觉淡淡的(凤姐行事看王夫人脸色).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她们本不是爱热闹).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王夫人宴请薛家,本是亲戚情份,自然会请贾母,而贾母不至,也是一种态度。贾母自然会以身体为由相拒,但这也表明了贾母对薛家的一种姿态。凤姐平素热闹,多是为了承欢贾母,她深知王夫人喜好稳重,又有金钏之事,自然不必多语。而双玉各有心事,贾府三春,本就是应景而来,这顿饭自然清冷。不知薛家母女如何感想。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 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看来宝玉心上,也不只是哄好了黛玉,就能诸事皆顺的。这一回是黛玉无气,可是得罪了宝钗,也令他不安。他心上竟无金钏之事,可怜金钏,此时正是水深火热,宝玉却只为得罪宝钗而烦恼。

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 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本是迁怒)?"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晴雯真是够大胆,对主子说话左一个冷笑,右一个讽刺。
      袭人在那边早已听见,忙赶过来向宝玉道:"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 就有事故儿'."晴雯听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 , 我们不会伏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袭人听了这话,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话,又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 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羞的脸紫胀起来,想一想,原来是自己把话说错了.宝玉一面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袭人忙拉了宝玉的手道: "他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儿是怎么了?"晴雯冷笑道:"我原是糊涂人,那里配和我说话呢!"袭人听说道 :"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 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们吵的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 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象是恼我,又不象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多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晴雯是宝玉生气了,她比宝玉还生气,连劝架的袭人也得罪了。袭人应该知晴雯心事,偏生说了一个我们,让晴雯抓住了话头,落了下风。袭人重的宝玉,她本是怕宝玉生气。晴雯这等脾气,一旦恼了,比黛玉还火大。黛玉单和宝玉怄气,对别人却是讲理的,晴雯恼了,不管是谁,都是一顿排喧。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这是主子的权利了)?"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又不肯走,并无小红之志,既然如此,何苦针锋相对)."宝玉道 :"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吧."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袭人忙回身拦住,笑道:"往那里去?"宝玉道:"回太太去."袭人笑道:"好没意思! 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宝玉道 :"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这才是真话,够痴心。袭人断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宝玉道:"这也奇了.你又不去,你又闹些什么?我经不起这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好气度).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见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听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宝玉忙把袭人扶起来,叹了一声,在床上坐下, 叫众人起去,向袭人道:"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说着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见宝玉流下泪来,自己也就哭了.袭人这一跪,算是占了上风,宝玉自然有了台阶,晴雯也有了面子,袭人更有贤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