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十)

(2013-08-06 09:10:51)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十)

   宝黛钗在一起的场景里宝玉是永远的主角。

   元妃省亲,自然关注这个小兄弟,这也难怪,元春同母的兄弟是贾珠已逝,只余宝玉。进宫之前,已经亲自带过宝玉几年,而且还教过宝玉读书识字,深知母亲以宝玉为靠。这一次要考证一下宝玉的功课,出的题目是做诗。从元春的喜好来看,还是诗词一面,可知是才女了,爱好也是高雅。

  宝玉做诗,因是四首,自然要花费些时间,自然得了钗玉姐妹的关照。先是宝钗过来,告知贵人不喜绿玉,让他另换一句,并提示了绿蜡。宝钗果然细心研究,从元春改怡红院之名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而敏感的发现元春不喜绿玉二字。虽然不知原因为何,但重点是不在冒犯。

   宝玉感叹宝钗是一字之师,也是有本而出,宝钗之才学果在宝玉之上,而且善观人心。宝钗是心机通达,果然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人才。

   气氛是轻松明快的,宝玉自然乐得接受。对这个姐姐,宝玉是有关心也有敬重,自然不必惹她不悦。

   黛玉本有诗才,原也是清贵之人,不想元春只命众姐妹各作一首,自然有些失望,如今只见宝玉独作四首费神,乐得相助,于是代作一首杏帘在望,得元春品评,原是四首之冠,可知黛玉才在宝玉之上,若论聪明,钗玉皆在宝玉之上。

    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深心为母).且同随祖母, 刻未暂离(元春宝玉皆在贾母身边长大,贾母自然疼爱,但长女和最小的儿子皆不是养在王夫人身边,王夫人心中怎不惦念。而庶子却是由姨娘带大,这王夫人岂非太过轻松). 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可知情份).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 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惦念)."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 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 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 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贾政也算体贴娘娘之心,也算给了宝玉机会。如此看贾政也有通达人情一面。

   这一夜元春见了三春,见了宝钗黛玉,见了宝玉,对于钗玉自然是留心的,这两位贵亲,都居于贾府,不免让人想到宝玉的终身大事上。贾母王夫人皆能进宫,贾母提及黛玉,王夫人说及宝钗,各有赞誉。元春自有留心处。二人姣花美玉各有风华,皆是好的,元春从心品论,应是倾向于宝钗,宝钗是那种宜室宜家的类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