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二百八十一)
书中几次特意点明黛玉是苏州人,这次重笔又写了她的故乡,特写她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自有一份孤独。也就是说她不是贾府中人呀。
宝玉同着黛玉到宝钗处来.宝玉见了宝钗,便说道:"大哥哥辛辛苦苦的带了东西来,
姐姐留着使罢,又送我们."宝钗笑道:"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远路带来的土物儿,大家看着新鲜些就是了(皆是客气礼仪)."黛玉道:"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
真是新鲜物儿了."宝钗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什么呢.
"宝玉听了这话正对了黛玉方才的心事,连忙拿话岔道(一言一行皆看黛玉心事):"明年好歹大哥哥再去时,替我们多带些来."黛玉瞅了他一眼,便道:"你要你只管说,不必拉扯上人.姐姐你瞧,宝哥哥不是给姐姐来道谢,竟又要定下明年的东西来了(这样的场景最是温暖)."说的宝钗宝玉都笑了(黛玉心情平和的时候,最是机灵,常是有她的地方才有笑声).三个人又闲话了一回,因提起黛玉的病来.宝钗劝了一回,因说道:"妹妹若觉着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强扎挣着出来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闷坐着到底好些.我那两日不是觉着发懒,
浑身发热,只是要歪着,也因为时气不好,怕病,因此寻些事情自己混着.这两日才觉着好些了(也是一种保养之法)."黛玉道:"姐姐说的何尝不是.我也是这么想着呢."
大家又坐了一会子方散.宝玉仍把黛玉送至潇湘馆门首,才各自回去了.细节处都是宝玉照看,连相送都是,黛玉遇见宝玉,也是此生之缘。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
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
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
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一面想,一面把那些东西翻来覆去的摆弄瞧看一回(赵姨娘也是奇怪,什么事都能想到别处去,联想太丰富。宝钗是不难于钱财,有经济支配权,所以才有大方的基础。而且薛家是举家在贾府,既要送礼,自然要周全些。黛玉一个小姑娘,而且所得待遇皆同于贾府,若在送礼那也是贾府的钱呀。其实若按书中所写,黛玉的门第应该是有钱的,可是作者给了她一个高贵的出身,后文中没有延续下来).忽然想到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此段也奇,之先赵姨娘从无奉承太太之心)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
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他
.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
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说道:"你自管收了去给环哥顽罢."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
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一面坐着,各自生了一回闷气.想生气的人,总是有无数的机会和理由,本来宝钗送礼是一件好事,也能令赵姨娘去对比一下黛玉,也能令她去王夫人那碰个钉子,真是无事有事都生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