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七十一)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七十一)
从书中看薛家是有意于金玉的,宝钗素来冷静稳重,可是唯有面对宝玉会有失态的时候。宝钗有察颜观色之才,自然知道宝玉喜欢什么烦感什么,可是却偏偏屡次为了宝玉读书的事情与宝玉起争执,每每不欢而散,可是宝钗却不放心上,仍然会一心劝之。凤姐口中的宝钗是不干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就是为了宝玉的前程,宝钗可以不顾忌平素为人的理念,那就是她认为这是干已的事情的,她认为宝玉的前程是和她有关联的,所以才会如此执著,宁可得罪宝玉,让宝玉从心理上离她越来越远,也在所不惜。二宝的纠纷,袭人是看在眼中,自然是倾向于宝钗的,而且后来还当了宝玉的面在湘云面前大赞宝钗心胸宽大好涵养,换来的却是宝玉的冷笑,认为这是混帐话,是他与宝钗生分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宝钗的执著却换来了宝玉的远离,也许这是她不曾想到的,可是即使想到了,她也会尝试的。
宝钗做事一向低调,可是看望被贾政痛打的宝玉的时候,她却是亲自手托了药前去,这一路行来,她的举动自然会落在众多人眼中,那么不知有没有人会议论。而且当面规劝宝玉的时候,几乎脱口说出她对宝玉的心疼,忙自低了头红了脸,这样的宝钗更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回自家中,还和哥哥大吵一架,原因是她认为宝玉被打与哥哥有关,这时候,她是站在宝玉角度指责哥哥的,难怪薛大公子说出金玉之说,又说宝钗见宝玉有玉所以处处护着宝玉,把宝钗气哭了。听薛大公子的话,薛家分明是有意于金玉了。
既然如此,那么薛家从一开始就是有心了,是源于未入京前薛姨妈与姐姐王夫人的书来信往,还是进了贾家居于梨香院里与王夫人的闲话家常,姐妹都有此意呢。这姐妹二人关系极好,王夫人一直非常惦记妹子家,从薛家的官司王夫人的关切程度可知。那么亲上加亲便是贾府照看薛家最好看理由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姐妹二人都非常看好对方的孩子,宝玉的斯文有礼,宝钗的稳重大气。
薛家若是有心,王夫人必然相助,在自己儿子和自己妹子家的事情上王夫人一定会尽全力的。
贾母的意思人人皆知,这也是凤姐会公开开双玉玩笑的原因。凤姐是贾母心事的代言人。但是不会因为贾母的意愿,王夫人就会妥协,从后文看王夫人认准的事情是会一管到底,毫不留情的。王夫人在自己儿子婚事上,不会向贾母低头的,而且钗玉之间王夫人喜欢的是宝钗。
如此微妙的局面,黛玉其实是有感觉的,在贾家多年,贾母虽然疼爱她,可是在湘云订亲,迎春出阁后,却不曾将她的婚事提上日程,只能说明贾母也是有顾忌的,这顾忌里就有王夫人的态度原因。
贾母在高处久了,自然也看得清下面的动态,王夫人的心事,她自然分明。贾母对宝琴的态度,很让人玩味。贾母不是随意表达喜好的人,她那个身份与年纪,怎会轻易表达喜好。宝琴一出场,贾母便特特的优待宝琴,同来的四个女子,其实各有风华,当然宝琴是最出众的,而贾母一生看人无数,比宝琴出众的自然也见过,如何会那般赞叹宝琴,一半是喜欢,一半是另有所思。
宝黛钗之间已成一个结了,如何解结,也许宝琴是一个契机。贾母令王夫人认宝琴作干女儿,等于是抬了宝琴的身份,但如此一来她就是宝玉的妹子了,自然也不可能与宝玉结亲。贾母那般宠爱宝琴,亲自带在身边,这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朋里,宝琴是唯一份。这是宝钗从没有的荣耀,难怪宝钗会叹惜不知哪里不如宝琴。贾母高调厚待宝琴,又是送衣服,又是命人传话给宝钗不可委屈了宝琴,这样的排场,自然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她是如何的看好宝琴。然后宝琴是订了亲了。贾母公开提亲,又公开叹息。分明是表态薛家的女孩子中,她看中的是宝琴,而非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