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一十)

(2012-04-24 15:48:08)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一十)


     只见湘云又打发了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宝玉听了,忙问:" 那里的好诗?"诗词上本是宝玉的最爱,自然最有兴致。

     翠缕笑道:"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便知.(这丫环的性格和其主子湘云极像,都是爽直活泼型的)"宝玉听了,忙梳洗了出来,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见他来时,都笑说 :"这会子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 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宝玉听着,点头说 :"很好."且忙着要诗看.众人都又说:"咱们此时就访稻香老农去,大家议定好起的." 说着,一齐起来,都往稻香村来.宝玉一壁走,一壁看那纸上写着<<桃花行>>一篇,曰: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真真是宝玉最知黛玉,也最心疼黛玉,众人只见好诗,唯宝玉能见诗心,故而不赞诗,只是泪下。黛玉有此知已,也不枉大观园相住一场。年少的相知相逢,是此生最大的幸运吧。

     因问:"你们怎么得来?"宝琴笑道:" 你猜是谁做的?"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宝玉笑道 :"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 之媚语."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 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众人听说,都笑了.宝玉不仅知黛玉,也更知宝钗,一玉一钗,都是与他有缘之人,但是能入他心上的,还是黛玉。
      已至稻香村中, 将诗与李纨看了,自不必说称赏不已.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 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就为社主.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 因又大家拟题.黛玉便说:"大家就要桃花诗一百韵."宝钗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正说着,人回:"舅太太来了.姑娘出去请安."因此大家都往前头来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说话.吃饭毕,又陪入园中来,各处游顽一遍.至晚饭后掌灯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 元春早打发了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顽器.合家皆有寿仪, 自不必说.饭后,探春换了礼服,各处行礼.黛玉笑向众人道:"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 ,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虽不摆酒唱戏的,少不得都要陪他在老太太,太太跟前顽笑一日,如何能得闲空儿."因此改至初五.要兴诗社,偏生出探春生日,可知黛玉对红尘事思虑不周,因得延期。
      这日众姊妹皆在房中侍早膳毕, 便有贾政书信到了.宝玉请安,将请贾母的安禀拆开念与贾母听,上面不过是请安的话,说六月中准进京等语.其余家信事务之帖,自有贾琏和王夫人开读. 众人听说六七月回京,都喜之不尽.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日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这日王子腾的夫人又来接凤姐儿, 一并请众甥男甥女闲乐一日.贾母和王夫人命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去.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五人作辞, 去了一日, 掌灯方回.宝玉进入怡红院,歇了半刻,袭人便乘机见景劝他收一收心,闲时把书理一理预备着.宝玉屈指算一算说:"还早呢."袭人道:"书是第一件,字是第二件. 到那时你纵有了书,你的字写的在那里呢?"宝玉笑道:"我时常也有写的好些,难道都没收着?"袭人道:"何曾没收着.你昨儿不在家,我就拿出来共算,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 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依我说,从明日起,把别的心全收了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袭人对宝玉之事,也算是经心,而且深知贾政风格,也知二爷的脾气,早早规劝,免得又生一场事非。

    宝玉听了,忙的自己又亲检了一遍, 实在搪塞不去,便说:"明日为始,一天写一百字才好."说话时大家安下.至次日起来梳洗了,便在窗下研墨,恭楷临帖.贾母因不见他,只当病了,忙使人来问. 宝玉方去请安,便说写字之故,先将早起清晨的工夫尽了出来,再作别的, 因此出来迟了.贾母听了,便十分欢喜,吩咐他:"以后只管写字念书,不用出来也使得 .你去回你太太知道."宝玉听说,便往王夫人房中来说明.王夫人便说:"临阵磨枪,也不中用. 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这一赶,又赶出病来才罢." 宝玉回说不妨事. 这里贾母也说怕急出病来.探春宝钗等都笑说:"老太太不用急.书虽替他不得,字却替得的.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就完了.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贾母听说,喜之不尽.
      原来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功课,宝玉肯分心,恐临期吃了亏.因此自己只装作不耐烦, 把诗社便不起,也不以外事去勾引他.探春宝钗二人每日也临一篇楷书字与宝玉,宝玉自己每日也加工,或写二百三百不拘.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 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宝玉和紫鹃作了一个揖, 又亲自来道谢.史湘云宝琴二人亦皆临了几篇相送.凑成虽不足功课, 亦足搪塞了.宝玉放了心,于是将所应读之书,又温理过几遍.正是天天用功,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 宝玉对姑娘们用心,姑娘待他也是极好的了。他的事,人人相助,自然极易过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