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十六)
(2011-11-12 11:55:49)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十六)
其实如果宝玉真的失去了黛玉,读者还是愿意看见宝玉出家的,似乎唯如此才不负黛玉一生心事三千泪水,可是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后文中十二官中藕官那一节中,宝玉的态度似乎不是如此,他说的是不忘前情就算是有了情意,并不是不顾后来的。如果宝玉出家,却之前娶了宝姐姐,似乎又负了眼前人。对于黛玉来说,是情深,对于宝姐姐是薄情了。这二位都是他之前认识的,就算和宝钗没有相知之份,可是那些年下来,也是有感情的。
从书中看,宝玉对人情世态不是完全不顾的,他和黛玉是红尘富贵中长大的,是在世俗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二人的性格,既有深情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大观园的水秀山明,是依托于贾府而存在的,景是缘于风才有了意味。
面对贾母王夫人贾政的时候,宝玉是有着孝子的一面,面对丫环,也有主子恼了撵人打人的一面,只是面对黛玉的宝玉最完美,体贴细致深情,也许宝玉这一生,就是为了黛玉才成全自己最完美的那一面。
宝玉以木石喻他和黛玉的情缘,其实也许他本是石,就是遇了黛玉,才是玉。是黛玉给了他玉的品质与温润,是黛玉给了深情的基础,是黛玉让宝玉情悟,是黛玉让他读懂了情。从这一点上来说,黛玉是他的灵魂。
当然黛玉也是因遇了宝玉,才与别的小姐不同,她的世界里有了新的阳光,有了新的梦想。她所思所想所重所伤所爱,都是因宝玉而生,因心灵而重。
黛玉深感对于她来说,宝玉好就是她好,所以才有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所以最希望宝玉幸福的人就是她,所以即使命运让她错过了宝玉,她也是希望宝玉能幸福的人。
年少时金玉的出现,让二人多有纷争,宝玉见姐姐忘了妹妹,让黛玉伤心多心,可是黛玉其实是自知和知宝玉的,宝玉最重的人是她,就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会对宝玉发发脾气,落落泪。也许双玉之间,最大的问题不是宝钗,是命运。
黛玉每每伤心无父母主张,是二人年纪已大,可贾府无人提及她的终身大事,是外界的那个茫然。是那个注定的相知相逢相思却一直不能相遇那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