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端然的气定神闲
一直奇怪薛家的大小姐宝钗,如何从一出场就是一端然的气定神闲。若说根基,那贾府可比薛家排场贵气的多,人家可出了一个娘娘,那大观园可不是哪家的后花园,那面积那布置那银子可花得堆山漫海去了。如何比不得薛家那一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再富也只一个商,那贾府可是皇亲呀。可是人家宝钗愣是比三春强的多了去了,诗书绘画样样精通,而且还理家主事,小惠全大体一节,原胜凤姐的张扬蛮横,探春的敏捷清锐,宝钗的高明在于不花一文钱不得罪一个人,能得上下宾服,这样的手段,已经不简单是一个管家之材了。
从宝钗一进府,就以其稳重大气的风格,得上下称赞,一个人所谓黛玉不及,占进风华。书中是这样写的,先述黛玉清华,在凤姐口中是宛如贾母的嫡亲孙女,在宝玉眼中是神仙一样的妹子,而且黛玉在贾母心上眼中的份量是三春之前,这样一个女孩子,却让宝钗给比了下去,难怪黛玉心中不喜。用三春衬黛玉,用黛玉衬宝钗,当然后文中又用宝钗衬宝琴。
宝钗的气定神闲在于她的从容,黛玉进府是谨慎的,认为林家比不得贾府的排场,可是黛玉家是官,而且是书香门第,如果黛玉的家中比不得贾府,那薛家就更比不得了。可是宝钗全无惊叹之意,对于繁华她表现更多的是淡定。黛玉最初还是有过一段谨言慎行的日子,而宝钗始终是从容平和的。应该是只有内心非常强大的人,才会在外在上表现出气定神闲的姿态来。也只有非常自信的人,才会在贾府三春和黛玉面前不因皇商家族而放低姿态。
金玉之说是宝钗的宿命还是薛家的一个梦,处于中落时期的薛家,没了男主人,儿子不成材,能指望能依靠的唯有那个美如牡丹冰雪聪明的女儿了。而给这个孩子一个好的婚姻,是唯一的可能。当然如此聪明懂事的女儿,不给她一个完美的婚姻也对不起她的兰心惠质。
如果没有金玉之说也许她和黛玉的相处会容易许多,高山流水金兰契不会等那么久。黛玉其实真正在意的只有一个宝玉,至于旁人的评价并不放心上,她在意的宝玉的玉偏生宝钗的金锁,那个传言,一下子插在了她与宝玉之间,如何不气恼。也许内心深处,她和宝玉的想法一样,若有玉是二人都有,即使是金,也该是黛玉呀。
黛玉每每的嘲笑与讽刺,宝钗只一个回应沉默一笑,是了然是不介意,宝钗当然听的懂,是她深知双玉深情,还是深知一切一切都是当事人做不得主,因为如此,她何必介意黛玉的态度。黛玉的态度,只是黛玉的孩子气,越是如此,越衬的宝钗从容大气,宝钗有其傲骨更有其冷静明智。所以不恼也罢,也许一切都是一场戏目,是观众是演员,都是从容。
无论薛家如何烦难,宝钗都是不恼不怨,母亲和哥哥不能选择,她愿意做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在既定的现实面前力争做的最好,让薛家让母亲多一些欢乐的时间。是太有自信,还是太过清醒,总之她的人生里不再忧伤不再叹息,她只要安然的渡过每一日,风雨阴晴任变迁,如果不能决定阴晴,她愿意从容面对。
所以她能接纳黛玉,愿意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既然她和黛玉都不能决定彼此的命运,何妨做一场知音,相扶前行,哪怕未来风雨相加,总算在大观园里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至于那场婚姻,她不争取不放弃,以一种安然的姿态面对一切的未定。也是因了如此,她能气定神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