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红楼识微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红楼识微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
贾政本是胆小的,不想儿子如此胆大,又惊又气(为父母者无不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真知底细)”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还有何事)。”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宝玉还是说了,那琪官如何应对。
此时贾政已经是又惊又怒了。
不想送走来人,又遇贾环,环是故意要告知金钏一事,当然是再加些颜料了。果然此事一回,贾政已是变了模样。赵姨娘母子时时都在算计宝玉呀。
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还是看中宝玉),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可怜父母心)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这一场痛打,自然不轻,直至贾政亲自动手,可知怒极痛极。
贾母出场,才算震住贾政,贾政不得不向贾母赔罪。实贾母之高明也。
袭人满心委屈(替宝玉心疼),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身份),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凤凰待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深谙大家族生存之理):“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袭人也知):“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薛之名在外),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奴才之间互为联络)”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
一场挨打,宝玉之事无小事,有伤心的,王夫人贾母黛玉,有欢喜的赵姨娘母子。有夹在中间的贾政,惹不起母亲,管不得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