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 第三十回宝钗露锋芒

(2011-06-16 13:12:35)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 第三十回宝钗露锋芒

 

     本来贾元春赐端午的礼,二宝一样,这给足了薛家面子,元春如此礼遇宝钗自然有王夫人的功劳,否则元春不可能单独如此厚待宝钗,其实让宝钗和黛玉三春一样,也完全说的过去。或者就是真是有暗示金玉缘的可能,当然元春暗示不明说,也是明白贾母的意思,不愿意和贾母公开冲突。如此试探一下,看看贾母的态度在说,聪明如元春,自然不会把一件好事弄的家里人不开心。

     接下来张道士提亲,双玉纷争,贾母偏在此时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来,似乎是明指双玉情缘,这样的时候,薛家自然只能沉默,连王夫人都不能发一言。双玉能争能吵,那是人家的情份,贾母的叹息,似乎更说明了这小儿女的情份。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这话传入宝林二人耳内。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如此一折腾,反而让双玉情更近一步,有了情发一心之说了。

     宝钗是聪明人,自然看的懂其中的微妙之处了。哥哥过生日,宝玉不去,薛家自然不喜,可是不喜归不喜,还不能表现出来,这毕竟是在人家做客呀。

     宝玉向黛玉赔礼,二人合好如初,凤姐前来劝架,更加热闹,同至贾母处,更见亲厚。宝玉向来多话,如今与黛玉和好,心情大好,见了宝钗难免多话,于是惹了宝姑娘,才得见宝钗发怒的高明。

   宝玉没甚说的,便向宝钗笑道(没话找话,必生是非)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倒像我懒,推故不去的。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不敢惊动,真真是恼了),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早已生分)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糊涂)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还在没话找话)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真真轻狂)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薛家实情与悲哀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话说与宝玉,嘻皮笑脸暗指黛玉,真真够狠),这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宝玉就是话多,就不能安静些。

黛玉也不知趣,偏此时招惹宝钗,那宝钗是能招惹的吗。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何等聪明),便笑(以笑对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一句话,把双玉都骂进去了,却也拉近了双玉的距离,眼见她只是局外人)。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人聪明),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宝钗终还是照顾了一下宝玉,懂得见好就收。必竟这是贾府。

接下来的宝玉着实可恶,先得罪了宝钗,又去招惹金钏,二人言语令王夫人误会金钏,将金钏撵了出去,这时宝玉跑了,真是公子哥脾气。这里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登时众丫头听见王夫人醒了,都忙进来。王夫人便叫玉钏儿:把你妈叫来,带出你姐姐去。金钏儿听说,忙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十年的功夫不知王夫人本性),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讽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身份),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为何平生最恨),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王夫人行事,不比凤姐温和。

宝玉又见了划蔷的龄官,伏宝玉情悟梨香院。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所有美好的女子身上,都有着黛玉的风华)。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字。

宝玉的收尾是误伤了袭人,真真是公子哥胡闹了一天,惹怒了宝钗,带累了金钏,又踢伤了袭人。这富贵闲人,真真是胡闹,是要贾政管教一下了。这时的宝玉,还是小孩子脾气,行事说话,全无章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