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识微第十七回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识微第十七回
这一节重点展示的是宝玉的才华。
宝玉自然是有诗才的,只是这种才华本不入贾政的眼,贾政要的是能让宝玉进学做官的才华。只是此一次例外,贾政也是深谙人心的,知元春挂念宝玉,用宝玉的文字作匾额,自然比外人的要亲切家常。在这一点上却是贾政不俗之处,想当年贾政也有过宝玉的诗酒华年吧,只是世事红尘让他不得不作了改变。
父子二人同游大观园,于宝玉是拘束,于贾政要端着,众清客一面要为宝玉喝彩,一面要调节贾政对宝玉的教训。一座大观园表现着清雅与奢华,精神与物质的相遇。
宝玉说出沁芳时贾政本是满意的,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满意之极)。众人都忙迎合(聪明),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大大的满意,不肯赞一言)。众人先称赞不已。有众人称赞宝玉也就满意了。
只是贾政总要寻机会教训他几句,才算是有威严有教育。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
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这实足才是贾政对宝玉的风格。所以宝玉随了贾政,自然是一心惶恐万分谨慎。
这样的逛风景,怕于宝玉是一场苦差事,观书人可借此一赏风景,好似人在其中了。
宝玉与贾政的父子关系,因了贾政的望子成龙,反而弄的远了。其实贾政对宝玉还是非常了解的,对于他的诗才也有欣赏之处。他把希望放在了宝玉身上,自然责之切了,他希望儿子完美上进,可惜,宝玉不能懂贾政的心情,正是孩子天真的时代,哪里明白贾政那一肩的重担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