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 ---最偏执的母亲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
若说偏势王夫人和赵姨娘是各有千秋。
王夫人眼中宝玉一切是好的,若有事非,必是别人给带坏了,所以她的怒火都投向了那些可怜的卑微的丫环们身上。而赵姨娘因为本身没有那个迁怒的权力,所以她的怒火都发向了贾环,说贾环上不得高台盘,说他没气性。这样的环境里,这兄弟俩对于自己的母亲都有些畏惧。
这两个孩子都是自己母亲的指望,王夫人长子已逝,长女进宫,这个女儿给了她身份与地位,却是不能守在身边,见一面都是一大堆规矩在那,更像个娘娘,不是家常女儿了。所以她年近半百,所望的也是这个宝玉了。而赵姨娘母凭子贵,虽然另有个出众能干的玫瑰花,不过探春要出嫁的,真正能让她立足在贾家的还是环儿。
大家族里,孩子们都没跟着母亲,宝玉和三个姑娘都随着贾母长大,这一点上贾母表现的太过偏心,她的孙子本来也没几个,何必把贾环撵在赵姨娘那里。若说为了庶出,凤姐在与平儿商议府里几个主子的婚事时说,男孩子嫡出庶出影响不大,不像女孩子会受影响。可是一样是政老爷的儿子,贾母的态度差别太大,因了这个差别才会令赵姨娘不平衡,总担心贾环会吃亏。因了这个担心,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宝玉,这也给宝玉生了不少事端。从某方面来说,正是贾母对待玉环兄弟的态度差别,才令宝玉既得了凤凰的待遇,也得了众人的算计。
王夫人不担心宝玉会吃亏,她更忧虑的是宝玉会让人带坏了,不明白王夫人为何会认为别人一定会带坏宝玉。是不是她的生活里,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好好的爷们让丫环们给带坏了,弄得声名不雅,影响了前途。她认为带坏宝玉的一定是那些年轻美丽的女孩子,所以她对美丽的女孩子都有些天然的恨意,这种恨意,似乎是深藏在心,令她有过切身的损失。很多人认为能让她如此痛恨的必然是切身之痛,似乎与赵姨娘有关,所以可推赵姨娘当年的容貌是不错的。所以在这种对儿子的关切的偏执中,金钏因了一句玩笑话而被撵跳井,而晴雯一出场,王夫人因她的眉目如黛玉,就存了不喜之心,后来查问之中,并无晴雯之错,可是竟也撵了,不顾其是贾母的丫环,不顾其重病于床。这样的风格,很不似平常那个以慈悲为名的王夫人形象。也不考虑贾母的感受,不考虑宝玉的态度。王夫人偏执起来,还真是非常的狠毒。但是人家是打着爱护儿子的招牌,为了这个招牌,她就理直气壮了。
赵姨娘为了贾环,而仇恨宝玉,竟与马道婆联手要害死宝玉凤姐,好为儿子打清障碍,这种手段比起王夫人来也够格了,她无王夫人之权,只能用于暗算了。宝玉凤姐大病一场,赵姨娘着实得意了,只是最后宝玉病好,她才失了算。
两个偏执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利益,各行手段,都是无所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