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 ---宝钗的命运伏笔

(2010-12-23 11:27:06)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 ---宝钗的命运伏笔

 

珍爱红楼-- <wbr>---宝钗的命运伏笔

最早的伏笔是判词,金簪雪里埋,这样的暗示,自然是一个明珠暗投的无奈了,那曲中终身误意难平,不只是宝玉吧。宝钗如此通透之人,宝玉的叹息,她自然看的懂,看懂了,怎能不入心,那误的不只是宝玉吧,也有她的一生幸福吧。

接下来是元宵节她的那个灯迷,那一种朝朝暮暮的寂寞与孤独,也注定了她的姻缘金玉其外,清冷其中。似乎暗合了她服的药冷香丸,冷香之中,热闹遥远了。

而我感觉最明显的反而是她生日宴上她点的那首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任俺烟蓑雨笠卷单行,那种苍凉与出世的感觉,完全不该是一个十五岁小姑娘爱好与心境。她点了,而且向宝玉解说了这词的妙处,得宝玉赞她无书不通。那一刻,恍然感觉二宝之间,也不是完全的不投缘,只是一瞬间的感悟,究竟宝玉太单纯,他享受这种天真,不愿意入世。他爱那种天然的单纯的美好,不能接受那种世俗的复杂的美丽。台上台下,他与她,好像第一次离的那么近,也只是一瞬间。他愿意沉醉在他的梦里,她却要清醒的面对红尘。他要的是化灰化烟化尘得众人的眼泪。而她的是冷静稳重,要人世的安稳与富贵。

偏偏在她的生日上,让她点那首寄生草,那是她心上的一滴泪,不曾落在人前,漫揾英雄泪,她有没有英雄情结,还是只是在意好风凭借力的青云。

大观园之前的宝钗更圆滑些,大观园之后的宝钗,也有扑蝶时的率性与小儿女样子。借扇机带双敲那一节,借宝玉之口说出人拿宝钗比杨妃,真真有些突然。牡丹花样的宝姑娘,竟然让人比作杨妃。杨妃是倾城的美,只是命运太过凄凉,宝钗大怒,她不喜欢这个比喻,是不喜欢杨妃的结局,还是杨妃在众人眼中的身份。这一次她恼了,才会敲打双玉负荆请罪。这是宝钗唯一的一次大怒,却偏带出了一个比杨妃的说辞。

看来宝钗之名,外界原有人知。是谁在传播,是薛大公子还是宝玉,这两位都是口无遮拦,薛蟠素来说话本无轻重,而宝玉就曾经因一语而让湘莲误会了三姐。不管是谁,宝钗若得杨妃之名,终不是好事。

此处之用笔,对日后宝钗命运有无影响,不得而知。只是书中所写都有寓意,当年娇杏三顾,就有贾雨村的姻缘。而今杨妃之名,会不会伏了宝钗的命运。

宝钗自己的诗,最爱的是那句淡极始知花更艳,她的淡反衬了她的美。那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她的梦想与落寞吗,她和探春一样有理家之才管家之德,可惜终只能在大观园里飞扬。

这样的咏絮之才,会不会伏笔了命运有过高潮,也有过失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