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宝钗的困惑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宝钗的困惑
一直奇怪,当年薛家进京是为了待选,还是落选,进贾府是为了单纯的投亲还是为了金玉之说。
薛家是四大家族中最先中落的,本来又是皇商,薛大公子不懂经济事务,薛姨妈远非凤姐之流人物,自然不能管制。而唯一精明能干,世事洞明的宝钗,只是一个年纪还小的小姑娘,自然不易出头露面直接管理,她唯一能作的是留心家计事务,幕后帮着出点主意,安慰母亲罢了。
薛姨妈虽然无治家之能,可是也要为薛家筹划呀,为了儿女想个长远呀。这时候回京依靠娘家,自然是最好选择。王家本也气派,贾家也是风光,只是对于薛姨妈来说,贾府更好些,毕竟有个当权的姐姐和管事的侄女在,而且姐姐的女儿进了宫。而王家是兄长管理,家务人情中要面对嫂子,自然不如姐姐亲热。只是按规矩,她是该去王家的,恰好兄长升了外任,给了她去贾府作客的一个理由。
宝钗的待选不是元春的待选,宝钗是为公主作陪侍的,才人之名,可不是皇妃,这样的身份,若能改变薛家有些难度了,而且母女难以相见,可不是薛姨妈的情愿。薛姨妈自然要凡事与王夫人商议,这一商议,自然不想入选了。所以薛家的目标是落选,把女儿留在身边,将来寻一门好亲事,比如王夫人比如凤姐,嫁入贾府这样的人家,自然是好的。推测中王家应该无合适的人选,否则能嫁回王家也是不错的亲上加亲的选择。
王夫人眼前就有一个宝玉,贾母接了一个黛玉,还有个湘云常来作客,这些都不是王夫人的亲戚,王夫人自然不会上心。而宝钗不同,那是亲妹子的女儿,若是从亲戚中选择,王夫人自然选宝钗,何况宝钗才貌双全,是王夫人喜欢的那一类女孩子。
如果说有心,也是双方的母亲也先有了心,从亲缘上从脾气性格上,王夫人都会取中宝钗。如果金锁是薛家的谋划,那也是与王夫人先通了气的。薛姨妈自然满意贾府中意宝玉,贾府强过薛家,宝玉比自家的儿子好太多,而且姐姐是宝钗的婆婆,这样的组合,难怪薛姨妈会非常的满意。如此一来,姐姐有了个中意的儿媳妇,自己有了个好女婿,薛家也可更得贾府照应,三全齐美的事情,自然要大力促成。
只是所有的考虑中独没有考虑过二宝的意愿。宝玉心心一个黛玉,宝钗与宝玉相处的不错,然而人生态度上本不投缘,也未必就满意。只是我们看见的宝钗,对宝玉也是极好的,经常的出入怡红院,连晴雯都嫌她来的太多,黑天白夜的来,弄得丫环们不得休息,大中午也跑来,众人午休,她坐在宝玉床前做针线,真真是让人叹服,怎说她无心呢。宝玉挨打,她来送药,送就送吧,还是托了来,弄得人人都看见,几句安慰的话说得宝玉心中欢喜,真真让人猜测。回去了还和哥哥冲突,抱怨大公子不省事。这样的宝钗,若说无情,也算是有情了。
所以最初她明明看的懂双玉的情深,可是她和宝玉频繁的往来会让黛玉忧伤,宝钗是明知这一切,可是仍然没有放弃。也许一方面是深知母亲的心意,一方面也是黛玉的态度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如果没有黛玉对宝玉的高度在意,也许宝钗未必会如此关注宝玉。两个一样美丽的女子,彼此之间最初的介意与关注,本身就让人猜测。
只是宝玉与宝钗二人的性格人生观相差太远,宝钗劝宝玉读书,结果宝玉怒而走之,这样的态度,宝钗自然明白,如此之下,宝钗会不会失落,明知宝玉不是自己所中意的类型,还要不要一往情深,执著在金玉里,让双玉难堪,让自己也难堪。
双玉证知己之后,黛玉不在如从前一样介意金玉了,她在意的是宝玉。而宝钗在水秀清明的大观园里,也恢复了她的本色,宝钗扑蝶时的天真烂漫,为湘云请客时的优雅,为岫烟赎衣的关心,劝导黛玉不读杂书的诚恳,金兰契的亲切,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着她的从容与通透。
若人生如此,宝钗也乐意就这样下去,高山流水她有她的寂寞,能遇上黛玉这样的知己,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这时候的她,好像真的远离了金玉,远离了薛家进京时的目标,也许顺其自然本是最好。她也许困惑过,如何她就是走不进宝玉的心,如何人生最后的变数双玉离分之后,金玉即成,仍然是宝玉的意难平,她的终身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