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王夫人的心态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王夫人的心态
也就是说闺阁中的王夫人的性情是非常爽利聪慧的,这样的性格自然让我们看到了凤姐探春,若论聪明自然是宝钗了。小姐是娇客,这点从凤姐礼遇探春可以看出一二,所以王夫人在娘家的时候日子是非常的顺心了。王夫人的性格变化之大,应该是与进了贾府有关了。作媳妇的日子是难的,王夫人年过半百了,儿孙都有了,在贾母面前还要树规矩,还要作儿媳妇的规矩。在贾府里,风霜自然是有的了,我们看见的是人情洞察世情看透的还保持着贵族风范的贾母,贾母的心态与王夫人不同,是热闹的喜庆的,这和贾母的身份有关,此时的贾母已经是修成正果了,站在了贾府的顶峰上,能不动声色的洞察一切事务,大小事情都尽在掌握之中了,她此时在意的人生是享受与欢乐,能看开的看开,能放手的放手,这样的心态,能让她从容豁达。而王夫人不同,王夫人此时上有贾母和邢夫人,中间还有个赵姨娘,自己在府中最亲近的人是宝玉。
王夫人一切的变化源于贾府的形势和内部看不见的明争暗斗,而所在意的是宝玉。王夫人一个儿子没了,一个女儿进宫了,死别与生离,都是她不能控制的。王夫人的一生中,是不是有太多的不能控制,所以对了宝玉,便是强烈的控制意愿。而且这个深得贾母庞爱的孩子,也是王夫人唯一的指望与依靠。因了这些特殊的经历与利害关系,逼得王夫人不得不过度的关注一切与宝玉有关的事物,当然那些她认为能影响宝玉的人,就成了王夫人的重点关注对象了。
这时候的王夫人,自然不是王家的大小姐了,那时的她也是天真烂漫,而今的天真只有直言了。她出手时的狠与准,快与冷,都有些凤姐的影子,或者说比凤姐更迅捷。
王夫人的关注度只在宝玉身边的女孩子,并不是如贾政般让宝玉读书科举,也许王夫人认为宝玉能否作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被女孩子带坏了。这件事成了她关心的重点,所以她会怒打金钏,而撵之。她对金钏所表现出来的狠毒,让人惊讶。这哪里是那个平时沉默安静的王夫人,哪里有丝毫的慈悲。那时王夫人的态度,给人的感觉是受了刺激之后的一种反常表现,毫无商量的余地。如果当时王夫人但凡冷静一些,就不会行如此之事。一个身边的大丫环,被撵了,自然会成为众人的关注重点。而这种关注,恰会影响宝玉的声名,这不是王夫人所希望的。可是她却间接的把宝玉推向了恶名的漩涡。晴雯与宝玉争吵时,宝玉要撵人,去回太太去,袭人忙拦了下来,为的是怕人起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连袭人能看明白的事,而王夫人管事多年如何不懂。却偏偏急切行事,害了金钏误了宝玉的声名。这只说明了,金钏的事触动了王夫人的心事,也许是前尘旧事,一件让王夫人身受其影响的旧事,眼前的事,才不令王夫人宽容了。
到了晴雯的时候,其实晴雯是受邢夫人绣春囊的影响,之前的王夫人并无意查什么大观园,只想了过一段时间,找个理由把宝玉弄出园子。对于王夫人来说,只要宝玉在眼前,不出什么事端就好。可是邢夫人的出现,让王夫人意识到了事情没那么简单,邢夫人是一直在密切关注王夫人的人,这自然不能给人以把柄。她想着明查为的是洗清自己的嫌疑,而王善保家的指名晴雯,王夫人一见之下,才恼了,之前她的目标并非晴雯。晴雯究竟也没什么问题让王夫人能说出来,就是一样模样生的太好了,如黛玉。如黛玉是王夫人明着说了出来,而后晴雯点出自己本是贾母的丫环,并不大在宝玉身边。晴雯也算是有急智,本想借贾母之名,护一下自己安危,不想此时的王夫人气焰正盛,如何会给贾母面子。
王夫人撵金钏是不理智的,而对晴雯,中间是隔了个中秋节,这时间不算短,王夫人也算是考虑周详了,那是必撵的,原因是为了宝玉,但更深层的是王夫人此时的心态了。
如今四大家族都有了中落的迹象,这时候的王夫人更想维持大家族的体面与威风。而她最想作主最能作主的便是宝玉的婚事,只是双玉情深贾母支持,金玉之缘是王夫人的心事,迟迟进行不下去,王夫人对双玉是恼不得怪不得,对贾母是惹不起又不能听从,这时候晴雯的出现,她眉目如黛全园子的人都明白,又是贾母的丫环,这正好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处理晴雯,也算是表现一下她在府中的地位和在宝玉婚事上的一个态度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