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英莲黛玉妙玉

(2010-10-26 09:27:24)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英莲黛玉妙玉

 

     英莲是最早出现的那朵莲花,无论后来的香菱秋菱,都与莲花有关联,都是那红尘中那朵水中芙蓉,她的身世是苏州人,家中是当地望族,当然这个望族比不得四大家族,但是在当地也是大家小姐了。英莲的父亲是观花修竹的书香人士,自然另有其不俗的品格,而其义助贾雨村进京赶考则可看出,他对读书人的青睐,也是源于自身的修养。

     黛玉的出身也是苏州,而且其父是探花,更是书香清华了。她和英莲都一样,都是少年遇了奇人要渡她出家,方可病好,而且点明若不舍得,一生不许见哭声,病可好。

      妙玉进贾府时,特由管家点明,这位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人家,而她入空门,也是因了多病,不得不入,入了空门病才好了。

       所以英莲黛玉妙玉,一样的出身一样的背景,而且都是与空门有缘,只是有入得有没入得,所以英莲一生的际遇中自有其坎坷,黛玉还泪一生,妙玉是无病了,只是那栊翠庵里,红梅开时,也有些惆怅,那寄给宝玉的生日贺贴里,有多少红尘的牵挂,自在无言中。

     看英莲的离奇离家,自有奇不合逻辑处,一个小姑娘如何被一个家人带去看灯,她家自有其奶母和丫环,书中有名姓的丫环就有一个娇杏,如何在灯节,不是家人同去看灯,而是让一个男仆带走。而黛玉,明明父亲在世,却要背井离乡投奔外祖母,如海的那些劝告,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一个探花的家里,照看小姐自是家人在操持,如海有何忧,要女儿离开,才能减其忧。英莲的离家,为何只一个家人,黛玉的离开,父亲所忧者何。而妙玉,是带了自已伏侍的人,也是离乡背井的,不得不进了京城。她们三个终相遇在大观园里,英莲学诗于黛玉,莲花遇了莲花,是不是有些前尘的旧梦有些旧识的意味。而黛玉与妙玉喝茶的那个场景,黛玉之人最忌人家说她俗气,可是妙玉说她是个大俗人,品不出雪水雨水,她竟好脾气的沉默,不恼不忧的,那份从容,令人惊叹。黛玉与英莲是诗,而黛玉与妙玉是茶,当然最后妙玉为湘去黛玉续的还是诗,她们都是诗中的仙子,花中的精灵,原不是知已不相遇,既遇了便是明月清风莲花清摇了。

      所以看其身世,三人有着难言的相通处,英莲的离家不是看灯,而是避难,所以才由一个仆人相送,而黛玉离家,是如海不得不送,贾府必须要接,也是避难,而妙玉,从岫烟口中点中原是权势不容。所以这三个人,分明是一写一个人的际遇,清雅的是黛玉,出尘的是妙玉,红尘中辗转的是香菱。若写出则是,先由一个仆人相送,有过一段离散的日子,是经过苦的,是香菱,后来进了贾家,有一段黛玉的时光,最后为了安身,不得不入了栊翠庵,则是妙玉。

     若论姻缘,都以为双玉必成,比如香菱遇了冯公子,偏生出一个薛蟠来,好事多磨,一对梦幻儿女,不就是双玉的前生,一场梦幻吗。而黛玉终是妙玉出家,才算成全了质本洁来还洁去芙蓉一世。

     所以宝玉与英莲有比夫妻蕙那一节,而双玉有题帕之盟,妙玉与宝玉有红梅之赠。但都是隔了那一院门,终是一场叹息。宝玉取红梅时,李纨原说要人跟着宝玉,黛玉忙说有人反不得了,真真知己,以已之心能言妙玉之心。

     英莲作黛玉的所出之诗,那一句缘何不使永团圆,真真一问,问的悲,如何双玉青梅竹马相遇相知,却终得不了一个团圆。英莲是黛玉水中的影子,妙玉是黛玉红尘外的那个替身。

     所以若有八十回之后,英莲若死,必然黛玉也难久存,那时必是妙玉出园之时,她们三个原是一身,所以若聚都在大观园,若有一人离开,另两个也是要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