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三驾马车的管理 (二)

(2010-10-22 10:52:41)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三驾马车的管理 (二)

 

珍爱红楼---三驾马车的管理 <wbr>(二)

李纨

李纨对于这次管理的安排,明知是暂时行为,所以除了尽力不出错以外,并无探春的雄才大略,也无宝钗小惠全大体的玲珑心性。应该说李纨在贾府多年,因了贾珠,也沉默了多年,对于府中的情形,却是非常清楚的,只是不能参与管理,所以也淡了那个热度。贾府的经济危机,连黛玉都一针见血的点明,进的少出的多,必然后手不接。那么作为荣府的儿媳妇,她更是看的分明,一样的大户人家出身,一样的官家少奶奶,她的经历与凤姐何其相似,而且还有个儿子,这一点比凤姐还有立足的资本,只是她不是太太的侄女,不是太太的娘家人,自然不会得王夫人的信任与重视。

她领了府中优厚的待遇,此外再无其它的收入,她明白,在贾府她们母子能得的也就这些了,所以不生事非,但求结个善缘。所以此次管理,她也是但求无事,不求有什么大的方案。所以赵姨娘为了二十两银子来闹的时候,最先她是按袭人的规矩给四十两,然而探春精明,要求查旧帐。探春是非常仔细和敏感的,她知道凡事都有规矩,她现在的职务是规矩的执行者,不是改变者,而涉及赵姨娘更须慎重,免得落人话柄,失去了管理的主动权。不想赵姨娘听闻后,跑来哭闹,此时的李纨说的也是大实话,说姑娘心里想要拉扯只是口里不好说,不是不好说,是不能说,探春好不容易才争取了今天的管理权,怎能被赵姨娘拖累了。这自然说得探春的恼火,马上回一句大嫂子也糊涂了。其实李纨并不糊涂,只是她的话说错了场合,这是议事厅,多少人在外听着,都看探春的表现。探春自然是恼的,恼母亲的不争气,不分事情的轻重,是二十两银子重要,还是贾环与宝玉同等的地位重要。也恼李纨的那句真话,那真话是藏在心里不能说的,让李纨说了,探春如何立威。

 李纨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探春的矜持与矛盾,所以听了这话,也就听了,不能还一言,姑娘是娇客,嫂子们自然要多包容。接下来,探春免了府中的多项重复支出,其中也有贾兰的学里吃点心的八两银子,这个李纨自然是有些不悦的,李纨所余所重的自然是钱了,可是探春盛怒之下开了口而且有理有据,是为府中着想,她如何能分辨。

接下来的园子承包,李纨并不多言,只一句对太太的事情有益。她自然是明白,大观园的管理大权终究是太太手中的,她们不过是代管。她始终清醒着自己的定位,若论才干不及探春,若论王夫人的信任不及宝钗,所以安心的按规矩行事,并不张扬。

探春

探春是最有心气最想做一番事业的,她的理想是若为男子,可以出去做一番事业。而今庶出的女儿,多受了多少轻视与冷漠,才有今天的代理管家,即使是一个代理,她也要做出些事情来。为了贾府,为了自己。

别人去赖家吃酒,就是吃酒,而她与人家的女儿聊的是如何管家,如何开源如何节流,那时便存了心事,什么时候,贾家的大观园,不只是一个花钱的园子,也能成为一个挣钱的园子。

贾家的经济情况,她自然有心,当然明白其中的危机,高层的撑场面摆体面的想法,一直是这个情形的源头。大有大的难处,于凤姐于王夫人,自然只能维持只能张扬,好显示她们当家管事的风光,也是为了贾府那个形象。

凤姐生病,她有机会成了三管家中的一园,她自然明白,若论亲最近的是宝钗,若论身份是李纨,而她,王夫人纵然让她管事,也是不放心的。谁让她的母亲是赵姨娘。她不理论这些,机会难得,她自然要大干一场。

第一件事,便是赵姨娘的事,她当然明白赏四十两与二十两的区别,也明白赵姨娘在乎什么,可是她明白,这是那些管家娘子们设的圈套,她若跌进去,便再不能翻身,再别提什么管理,就是王夫人面前也会跌了份。她不得不查旧帐,按规矩行事。接下来赵姨娘的大闹,让她受了伤害,她讲规矩,赵姨娘不讲,赵只看钱,她的泪,不能让母亲清醒,她的母亲如何明白,虽然她是管家,可是多少双眼睛盯着,就是王夫人也是冷眼旁观人。她说不清,赵姨娘听不懂,她只能咬紧牙关,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好自己的事。

打发了赵姨娘,免除了府中太多的重复开支,这样会得罪人,她不管,她要把自己的想法执行下去,最重要的重头戏是园中的承包。

幸而凤姐是明白人,默许了她的想法,宝钗与李纨皆是省事的人,自然也不会反对,园中一下子有了生机,不再是往日的情形,她轻轻的松了口气。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小打小闹,府里真正的大支出是她不能控制不能改变的,她只能默然。

宝钗

宝姑娘自然是有管家的才能,只是她的个性让凤姐说了个透,不干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是优秀的,只是更在意人情世故。她不过是个亲戚,是个客人,自然不乐意讨主人嫌去管些杂事,劳心劳力不落好,她自然早已看透。

只是这一次王夫人亲自相托,她明白姨娘相信的是她,可是她也有难处呀,贾家那帮管家人,那个是好相与的,都不是省事的。管轻了,无用,管重了,得罪人,只是事情如此,她只能上阵,力求不得罪人,还能向王夫人交差。

幸而探春是个精明而且爱管事的,这样也好,一切让三姑娘冲在前面,最明显的是那一场承包,探春是提议者,自然会得罪人,然而小惠全大体,才见宝钗之聪明,她的不参与承包也能分些利,这自然会让那些得不到差事的人欢喜。而且不让自己家的人插手,"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只是弄香草的没有在行的人."平儿忙笑道:"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辫成花篮葫芦给我顽的,姑娘倒忘了不成"宝钗笑道:"我才赞你,你到来捉弄我了."三人都诧异,都问这是为何.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李纨平儿都道:"是极."探春笑道:"虽如此,只怕他们见利忘义."平儿笑道"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的好的很呢.(府中人情平儿是极知的,自然当得起凤姐的执行官了)这段话极有深意,宝钗行事,必要先保全自己,而莺儿的母亲与宝玉小厮茗烟的母亲是好朋友,可知二人素日常结交的,也是宝钗的另一番心事吧。

宝钗在其中的一个角色是时,这个时字,用的妙,人情通透世态炎凉,就是一个时字,审时夺势,顺势而为。宝钗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从后面看,这些人吃酒赌极是极厉害的,让贾母查了个正着).不然,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你们奶奶又多病多痛,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何况是亲姨娘托我(说明自己管事的不得已).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了小分沽名钓誉,那时酒醉赌博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你们那时后悔也迟了,就连你们素日的老脸也都丢了.这些姑娘小姐们,这么一所大花园,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你们反纵放别人任意吃酒赌博,姨娘听见了,教训一场犹可,倘若被那几个管家娘子听见了他们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导你们一番.你们这年老的反受了年小的教训,虽是他们是管家.管的着你们,何如自己存些体统,他们如何得来作践.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伏.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这段话入情入理,只可惜,这番心意,无人理会,后面的大观园并没有因些秩序井然,反而又生出许多事端。

三人的合作是极好的,有勇的有谋的有稳重的,本是极好,只是理想的开端没有一个理想的收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