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宝钗与湘云

丫环中宝钗最先笼统的是袭人,袭人这个人物比较特殊,她是贾母的丫环,又是怡红院的主管,而且是个有计较有考量有目标的人,宝钗就是通过与袭人的对话,发现这个丫环与众不同的,言语志量深可敬爱。而宝钗在主子中笼络的是湘云。
宝钗进了贾府,贾家的三位姑娘是极好相处的,都是依规矩礼仪行事,不会特别的热情也不会特别的冷落,那三位都是贾府大家规矩教养出来的,自然说话行事极有分寸。但是她们原是主人,与客人宝钗终究隔了一层,作个好亲戚容易,若要知心便是难了。亲戚中还有黛玉,黛玉因了金玉一事,总对宝钗冷嘲热讽,这就难办了,不能让黛玉不重视宝玉,也不能和黛玉解释薛家无金玉之心,这样的知心话原是说不得的。那个时代,女孩子之家尤其是大家小姐之家,是不能谈论这些话,黛玉与她必竟不是亲姐妹,所以总还要有规矩挡着。紫鹃与黛玉情同姐妹,真心替黛玉谋划未来说起双玉之事,黛玉还说紫鹃说疯话呢,这些话是那个年代的大家小姐不能说不能听的。薛蟠说妹妹因金玉护着宝玉,宝钗还气哭了呢,第二天大公子还忙着赔礼呢。所以最初的钗玉相处,自然有些微妙的难堪。
这时候湘云的出现是最好的,湘云天真活泼热情爽直,没有黛玉的玲珑心事,对宝玉也是当作玩伴,并没有那样的一往情深,自然不会介意什么金玉良缘的事。对宝钗对薛家自然没了防范,一样的亲戚,她自然不像三春那样是主人的态度。
这时候湘云便是宝钗最好的也是最能结交的朋友了。湘云是孩子天性,又无父母,在史府也是规矩礼仪,缺少人的呵护与关心,而宝钗虽然是妹子,可是本性细致用心周全,照顾一个这个小妹妹,自然是容易的事了。所以相处没多交,湘云便能与宝钗说些心里话,一个人信任了一个人,便容易在对方那里流露真实的感受。湘云和宝玉玩了那么大,也没提过在史家的烦难,与黛玉住了那么久,也没说过家里的事不作主。湘云与双玉相处的也好,只是那种相处更多的是朋友是玩伴,只是没有家常的亲热与冷暖的关怀。遇了宝钗,宝钗家常式的亲切与务实的生活作风,给了她家庭的温暖与感受。这样她的心,自然轻易的接受了宝姐姐。
她在史府的不顺心与处境,便是对宝钗说一两句,宝钗是管过事理过家的,自然一听就明白了,所以便会在日常中多些体贴与照看。这种关心于宝钗是易事,她天生是持家的人,可是对于湘云便是温暖了。
所以宝钗能提醒袭人不要拿针线活让湘云去作,史家那些奶奶们会有非议的。能在湘云请客的时候,主动帮忙她,让她能周全的请了那顿菊花宴。这些事,自然让湘云把宝钗认作了姐姐,满心的信赖。在宝玉面前与袭人大赞宝钗,直言有了这个姐姐没了父母也无妨,此话真真心酸。黛玉还有贾母与宝玉的呵护,而湘云比黛玉更可怜,在史府里,她的待遇比黛玉还不及,黛玉还有贾母的零花钱,还有个宝玉忙前忙后知冷暖。此时宝钗的出现,给了她一直没有得到过的家庭的温暖。
湘云也是聪明的,宝钗在宝玉床前作针线的时候被黛玉看见,湘云忙拉了黛玉走,怕黛玉取笑宝钗。她懂得维护宝姐姐,一如宝钗曾经对她的呵护。
麒麟的出现让宝钗黛玉都多了心,湘云自已是浑然不知。黛玉先至怡红院,听见了宝玉认黛玉作知己的话。宝钗后至遇上了袭人,向袭人打听湘云在怡红院作什么。她成了焦点,却不得知,湘云的心事,与宝钗的多谋差之太远。
这二人一个是珍重芳姿昼掩门,一个是也宜墙角也宜盆,一个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一个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海棠花。一个深谙人情世故,一个天真热情,却在大观园里相映成趣,自有一段姐妹的缘。
从判词上看,二人都嫁得如意郎君,只是一个是终身误,一个是枉伤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