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 ----宝钗的锋芒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
宝钗一进贾府,便得了好人缘,众人皆相称赞。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可是越往后写越见宝钗的锋芒,第一次是借扇机带双敲,是因了宝玉说她像杨妃,而黛玉面有得意之态。宝钗一反往日的平和,此时事关尊严,于是借小丫环找扇子反讽宝玉,去和那些素日和他嘻皮笑脸的姑娘去闹。接下来又以负荆请罪的戏目暗说双玉之间的吵吵闹闹,弄得双玉变了脸色。还是凤姐出来解围,才算平息。这一次也算事出有因,宝姑娘必竟以大家闺秀自居,而且一直是典雅的形象示人,偏让宝玉比作杨妃,自然是恼了。
可是第二次就有些让人猜疑了。第二次针对的不是双玉,双玉与她都是孩子,说话轻重,原可理解。而第二次对方是李纨和尤氏。
因了王夫人夜抄大观园,凤姐特意领会了王夫人的深意,处处都抄,独没有去宝钗那里,原是把宝姑娘当作客人礼遇的。可这样的动静心细如发而且在大观园极有人脉的宝姑娘如何不知。宝钗是和探春李纨一起管理过家事的,自然有自己的信息网。
第二日宝钗就有了反应。宝钗已走进来.尤氏忙擦脸起身让坐,因问:"怎么一个人忽然走来,别的姊妹都怎么不见?"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
这里的宝钗反应非常敏感,很有些当年黛玉对周瑞家送宫花顺序的口气。夜抄一事,宝钗是非常不悦的。为什么不悦,不抄她是一种尊重,可是宝钗会另生心事,别人都查了,不查她,如果出了问题,她这里会成为管理的一个真空。宝钗是不乐意牵连这种嫌疑的。她是客人,这个客作的时间是很长的,是为了姐妹们热闹,还是为了金玉良缘,有些事,不是她能作主。大观园的确给了她一个欢畅的空间,可是她自然明白,这是别人的家,她只是一个客人。而今主人家发生了这种举动,其中自然另有文章,她自然不方便打听。明哲保身的宝钗,自然感受到了贾府的重重矛盾和危机。
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置身事外,所以她会选择离开,用的是照料母亲的理由。但是宝钗回复李纨的话语分明是有些怨气的,此怨何来。而语句中明显是有锋芒,这种锋芒自然不是冲了李纨和尤氏。是为了金玉无凭吗,当年进府,而今离府,金玉依然还是茫然。
薛家母女在贾府多年,作了多年的客人,而今不得不离场,自然不能等到主家家宅事乱的时候才抽身,那时就真的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了。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吧,金玉一场心事多年纠结,终还是一个未知。
黛玉的小性子只对了宝玉,宝钗的锋芒只因了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