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 --袭人的一天

(2010-08-19 09:13:45)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 --袭人的一天

珍爱红楼--- <wbr>--袭人的一天

    这一天于袭人是有不同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她听见了宝玉对黛玉的肺腑之言,这一天她夜誎王夫人,建议让宝二爷搬出园子,防避为是,这一天宝玉挨打,自然于她也是一件极为震憾的事。

怡红院的清晨和平时是一样的,对于袭人来说,这一天的最初和平时也没什么不一样。上午的时候,湘云来了,并且送给她一个绛纹石的戒指,当然之前宝钗已经送了一个给她,于是二人一起感叹宝钗的为人大度平和,又反衬黛玉的小性子,连一向稳重的袭人也在背后说黛玉不作针线,湘云恼的是黛玉与宝玉怄气偏生剪了她送宝玉的扇套子(这黛玉一恼,就破坏东西,着实厉害,也就是对宝玉如此,偏生这东西又不是宝玉的,难怪湘云生气。云姑娘可看不懂双玉的那番折腾,是情深而闹)。二人的言辞引来宝玉一番与黛玉的知己论。此时已经看出湘云袭人对宝钗的敬重与维护,对黛玉的不满与微辞。湘云袭人的看法很是代表了贾府一干上下人等的态度,这也是常人的态度。宝钗做人手段高明,让主子仆人都叫好,也是一种能力和平时点滴处用心的结果。宝钗在贾府做客,自然要博一个好,而黛玉心上,全无这些,她的眼中心上只一个宝玉,要的是宝玉的心中有自己。而宝玉,偏生是能读懂黛玉的人,所以只赞叹黛玉是自己的知己。对宝钗劝自己注意功名仕途,非常不满。此时钗玉的分歧的已见,其实钗玉本不投缘,是理想与人生观的不投缘。宝玉的心事,唯一个黛玉。宝玉对了袭人湘云大赞黛玉,是内心真情的表现,并不防着谁。

宝玉会客忘记带扇子,袭人送扇,这才听见了宝玉对黛玉的那一片发自内心的深情告白。这宝玉入了戏,连眼前是袭人也不曾看的分明还只当是黛玉。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此时袭人的心态是正常的,她是丫环身份,自然忧心主子的前程。而她自以为自身的命运是与宝玉相连的。保全了宝玉,自然是保全了自己。

接下来又听闻了金钏跳井的事,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袭人第二次落泪,也算是袭人非铁石心肠者,而金钏跳井的原因,此时也是满园皆知,从后来贾环密告贾政来说,金钏的事情,是贾府人人都晓得了。所以袭人若一打听,自然也是明白了。那么这又是一件关乎宝玉声名的事情,这更加加重了袭人对宝玉的忧虑。

不想不多一时,便听闻了宝玉被贾政痛打的事情,王夫人贾母都赶了过去,后来众姑娘也去了,可是这时候作为丫环的袭人是没资格前往的。宝玉被抬回来,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来,只见众人都替宝玉疗治.调停完备,贾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内去".众人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散去 ,袭人方进前来经心服侍。这一段可知袭人精明,宝玉这里众人皆在,自然不用她,她忙出来打听情况。看起来,袭人行事还是很知章法,她也自然有她的信息来源。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这是袭人这一天第三次泪下,看到宝玉这样,袭人自然是心痛的,袭人对宝玉还是非常关心的。也许就在这时候,袭人的心中有了一个念头,一定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她要做点什么。这也许是为晚间夜誎作的一个铺垫。

晚上王夫人唤照管宝玉的人来回话,袭人本不必前去,可是袭人想了一下,却是自己前往。此时袭人已经想好了,要抓住机会,和王夫人说点什么了。为什么是王夫人,只能是王夫人。虽说袭人是贾母的丫环,可是袭人明白,她并非贾母欣赏的类型,而且从书中看贾母待她后来也是一般,袭人的母亲死了,袭人回明贾母,贾母竟忘记了给银子,后来过节,又嫌袭人不随着宝玉出来,亏得凤姐解围。那个场景感觉贾母在故意挑剔袭人。而且贾母是奶奶辈的,为免娇纵宝玉,而王夫人不同,王夫人的切身利益还是与这个儿子相联的。而且王夫人的平时言行,加上刚刚的金钏事件,让袭人感觉王夫人会非常重视对宝玉的管束。宝玉挨打,袭人惊心,那么作为母亲的王夫人更会震憾,所以袭人选择了向王夫人进誎。

袭人的重点是把宝玉搬出园子,保护好宝玉的声誉。她自然不敢提宝玉把她当黛玉说的那番话,用的都是堂皇的借口。什么宝玉年纪大子,要注意防嫌了,而且园中还有宝姑娘林姑娘,什么小人的口不可靠,不能给他们借口了。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这一天第四次落泪).又道:"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先用重话相压,制造问题的严重性,引起王夫人的紧张与关注。接下来便是劝太太注意二爷的声名,早些搬出园子来。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此时袭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她已经把她的担心上交给了宝玉的责任人王夫人。

 袭人的话得到了王夫人的接受和认可,这个认可不是白认可的。王夫人用人,比老太太用的还漂亮,此时袭人的命运已经有了改变,王夫人接下来办的事情就是让袭人安心,公开了袭人的姨娘身份(只是瞒了贾母和贾政),待遇享受姨娘的待遇。这正是袭人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她要的就是这个身份,能长久的留在宝玉身边,留在贾府。作个姨娘就是袭人的理想。

 而夜誎是袭人成为姨娘的关健一步,有了这一步她在王夫人心中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伏侍人的大丫环,而是一个有远见懂规矩顾全王夫人母子声名体面的姨娘了,所以王夫人说把宝玉交给她了。

夜誎的最初本意袭人还是为了宝玉的名誉。金钏的事情,其实对宝玉已经有了不利的影响。而且加上王府来索要戏子,宝玉的被打,都让宝玉背上了花天酒地名声。而此时袭人还听见了宝玉对黛玉的那番话,更是忧心。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袭人有了夜誎的思想基础。其实王夫人自然忧心自己惹事生非的儿子,贾环的告状王夫人自然是听闻了,嫡庶之争又加深了王夫人的忧虑。而袭人的话恰合了她的心事与担忧,所以感爱袭人。

袭人的话是为了宝玉,至于是不是和宝玉的心事,她自然不管了。宝玉说为这些人死了情愿,可是王夫人不情愿,袭人不情愿,

这一天袭人四次泪下,从本质上说袭人与宝钗不同,宝钗不会像袭人这般感性。袭人的每一次泪水其实都与宝玉相关,她对宝玉的关心与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夜誎的最初不是为了她自己让王夫人提拨,而是为了让宝玉的声名有所保全,那个搬出园子的建议也只是为了替宝玉躲开事非。

那当然结局是非常好的,王夫人接受了袭人的建议,并且肯定了袭人的作法,给了袭人一个她想要的承诺。只是这样的建议,恰是对宝玉最大的伤害。宝玉所重的是黛玉,离园是要远离黛玉的。

袭人的一天有忧有喜,一个丫环的一天,也是非常热闹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