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 --袭人的一天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
怡红院的清晨和平时是一样的,对于袭人来说,这一天的最初和平时也没什么不一样。上午的时候,湘云来了,并且送给她一个绛纹石的戒指,当然之前宝钗已经送了一个给她,于是二人一起感叹宝钗的为人大度平和,又反衬黛玉的小性子,连一向稳重的袭人也在背后说黛玉不作针线,湘云恼的是黛玉与宝玉怄气偏生剪了她送宝玉的扇套子(这黛玉一恼,就破坏东西,着实厉害,也就是对宝玉如此,偏生这东西又不是宝玉的,难怪湘云生气。云姑娘可看不懂双玉的那番折腾,是情深而闹)。二人的言辞引来宝玉一番与黛玉的知己论。此时已经看出湘云袭人对宝钗的敬重与维护,对黛玉的不满与微辞。湘云袭人的看法很是代表了贾府一干上下人等的态度,这也是常人的态度。宝钗做人手段高明,让主子仆人都叫好,也是一种能力和平时点滴处用心的结果。宝钗在贾府做客,自然要博一个好,而黛玉心上,全无这些,她的眼中心上只一个宝玉,要的是宝玉的心中有自己。而宝玉,偏生是能读懂黛玉的人,所以只赞叹黛玉是自己的知己。对宝钗劝自己注意功名仕途,非常不满。此时钗玉的分歧的已见,其实钗玉本不投缘,是理想与人生观的不投缘。宝玉的心事,唯一个黛玉。宝玉对了袭人湘云大赞黛玉,是内心真情的表现,并不防着谁。
宝玉会客忘记带扇子,袭人送扇,这才听见了宝玉对黛玉的那一片发自内心的深情告白。这宝玉入了戏,连眼前是袭人也不曾看的分明还只当是黛玉。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
接下来又听闻了金钏跳井的事,袭人听说,
不想不多一时,便听闻了宝玉被贾政痛打的事情,王夫人贾母都赶了过去,后来众姑娘也去了,可是这时候作为丫环的袭人是没资格前往的。宝玉被抬回来,此时薛姨妈同宝钗,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
晚上王夫人唤照管宝玉的人来回话,袭人本不必前去,可是袭人想了一下,却是自己前往。此时袭人已经想好了,要抓住机会,和王夫人说点什么了。为什么是王夫人,只能是王夫人。虽说袭人是贾母的丫环,可是袭人明白,她并非贾母欣赏的类型,而且从书中看贾母待她后来也是一般,袭人的母亲死了,袭人回明贾母,贾母竟忘记了给银子,后来过节,又嫌袭人不随着宝玉出来,亏得凤姐解围。那个场景感觉贾母在故意挑剔袭人。而且贾母是奶奶辈的,为免娇纵宝玉,而王夫人不同,王夫人的切身利益还是与这个儿子相联的。而且王夫人的平时言行,加上刚刚的金钏事件,让袭人感觉王夫人会非常重视对宝玉的管束。宝玉挨打,袭人惊心,那么作为母亲的王夫人更会震憾,所以袭人选择了向王夫人进誎。
袭人的重点是把宝玉搬出园子,保护好宝玉的声誉。她自然不敢提宝玉把她当黛玉说的那番话,用的都是堂皇的借口。什么宝玉年纪大子,要注意防嫌了,而且园中还有宝姑娘林姑娘,什么小人的口不可靠,不能给他们借口了。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这一天第四次落泪).又道:"二爷是太太养的,
夜誎的最初本意袭人还是为了宝玉的名誉。金钏的事情,其实对宝玉已经有了不利的影响。而且加上王府来索要戏子,宝玉的被打,都让宝玉背上了花天酒地名声。而此时袭人还听见了宝玉对黛玉的那番话,更是忧心。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袭人有了夜誎的思想基础。其实王夫人自然忧心自己惹事生非的儿子,贾环的告状王夫人自然是听闻了,嫡庶之争又加深了王夫人的忧虑。而袭人的话恰合了她的心事与担忧,所以感爱袭人。
袭人的话是为了宝玉,至于是不是和宝玉的心事,她自然不管了。宝玉说为这些人死了情愿,可是王夫人不情愿,袭人不情愿,
这一天袭人四次泪下,从本质上说袭人与宝钗不同,宝钗不会像袭人这般感性。袭人的每一次泪水其实都与宝玉相关,她对宝玉的关心与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夜誎的最初不是为了她自己让王夫人提拨,而是为了让宝玉的声名有所保全,那个搬出园子的建议也只是为了替宝玉躲开事非。
那当然结局是非常好的,王夫人接受了袭人的建议,并且肯定了袭人的作法,给了袭人一个她想要的承诺。只是这样的建议,恰是对宝玉最大的伤害。宝玉所重的是黛玉,离园是要远离黛玉的。
袭人的一天有忧有喜,一个丫环的一天,也是非常热闹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