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烽烟话情缘 -----孙权与陆逊

(2010-06-26 08:34:01)
标签:

杂谈

千古烽烟话情缘 -----孙权与陆逊

千古烽烟话情缘 <wbr>-----孙权与陆逊

     经历了几十年的执政,东吴的形势日趋稳定,此时的孙权,性格与处世的态度也发了变化。

     此时东吴的局面已经稳定,魏与蜀之间的战争,成全了东吴的安宁,这种时候武将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孙权并非马上诸候,所以对那些都督们非常的忍耐与宽容,这也是他刚即位时的形势所逼。而今孙权的危机已过,心态自然发生了变化。对于有过大功的陆逊,孙权的态度也是非常复杂的。

陆逊的根基很深,是当地的士族,而且本人虽是书生,可是于统兵上却是继周瑜吕蒙之后的另一杰出军事将领。此时面对着陆逊,孙权自然有他的顾虑。此时这一对君臣的关系与曹操和司马懿非常的相似。

一个善谋略又多疑的君主,面对一个有家族背景又非常能干的下属的猜疑与防范。当年为了拉拢陆逊,孙权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步棋有些微妙。孙本是继兄长之位,所以地位有些尴尬,而此时的陆逊恰成了他的心病。

孙权此时的猜疑之心与曹操如出一处,若陆逊有司马懿的心机与低调,也许是另一番局面。可惜在老谋深算上陆逊还是单纯了些,卷入了太子之争,是不大智。在这一点上不及司马,司马一直回避着曹家的世子之争。世子之争,原是君主的一大忌讳。无论你站在那一边,都会被疑另有居心。尤其是陆逊这样的身份与地位,更是让人难以放心。

在权谋上,陆逊还是爽直了,过早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更加重了孙权的疑心。曹不杀司马是为了孔明,而此时东吴并无此忧心。孔明的态度明确一直是联吴,所以此时孙权必用陆逊的地方就少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若要自保,唯退而已。在这一点上他实在上应该向司马学习。能进能退,审时夺势,才能生。

一直等着,孙权打压陆逊周边的人,一直逼得陆逊忧愤而故。也许陆逊始终不明白,他与孙权的距离如何成了这样。当年的彝陵之战,他们是如何的联手与同心,孙权是如何的支持他。时过境迁了,他的心思依然,可是孙权却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问题,他能控制陆逊,可是他之后的东吴主,自然是不能了,所以他要提前对陆逊下手,免得留下后患。而陆逊没有看透这一点,该退的时候没有主动退。

他没能让孙权放心,只能被孙权牺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