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探宝钗(二)

宝玉探宝钗这一节中,第一次引出宝钗的容貌描写。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其实之前宝玉已经多次见过宝钗,而现在才写宝玉眼中的宝钗,可知之前的宝玉并非十分重视宝钗,不像初见黛玉,就细看黛玉模样,又是赠字又是摔玉的。可知双玉之缘是天定,而与宝钗的缘份,则是世俗之缘,是由远及近的描写,本是不经意中见其美。宝钗的容貌自然是天生丽质,而且是非常的富贵气。
第一次正面写出玉与锁的形状与文字,不仅宝玉好奇寻锁,读者也好奇,什么样的饰品,值得宝姑娘天天带了,她本是不喜装饰的。可是却要天天带了这锁,是心愿是梦想是红尘的一点寄托,也许因牵了命运,她不得不隆重相待。她也好奇,所以主动提出看玉,这玉的故事,她也听了多年吧。如今捧玉在手,这玉是不是她的命运,是
不是她的传说,她也茫然吧。玉上的话与锁上的字,本是一对,这对她是欣喜是叹息,是五味纠缠。
也许这样的晨光,她也希望能越长越好,只有在这时候,宝玉的世界与她的世界才不是遥远。莫失莫忘,偏失了忘了,又能如何。不离不弃,是怎样的梦呀,可惜谁能作得主。
探的是病,引出冷香丸,此药更香是一曲花的清歌,宝玉只闻香,不知是春夏秋冬的花蕊呀。接下来黛玉出场,打破了二宝的独处时光,这样的时光总是极少。黛玉一来,气氛马上不同,三人相处总是热闹。笑语欢颜中,暗藏微微的醋意与委屈,是呀,你来了我何必再来,可是你来了,我又怎能不来。
若只是吃吃喝喝,自然也是其乐融融,这样的时光,总还是有些年少的欢喜与轻松。一个劝酒一个借手炉暗讽,这样的女子,原也是兰心惠质,就连生分也是如此从容大气。都是一个关心,才有如此的风波。但都是雅致的人物,所以就连斗气,也如兰花轻绽,尽是芬芳。
宝钗小小年纪,已经深谙与人相处,明知黛玉的心事,也泰然自若相待。不忧不怒,自然一种大气。黛玉深情,一生唯情相累,人在曲中,自然是无尽的相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