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高山流水

(2009-11-23 13:14:32)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高山流水

珍爱红楼----高山流水

  有些知己,最初是源于怀疑与敌视,比如黛玉与宝钗。

  黛玉与宝钗最初的相遇并不友好,黛玉先来,那时风光无限,贾母和宝玉待她都超越了府中三春,应该说那是黛玉最美好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无忧而温暖。可是宝钗一来,马上局势改变,人们把钗玉相比,得出结论玉不及金。那时黛玉的父亲尚在,黛玉也只是做客于此,并非寄人篱下,而书香门第的出身,加上母亲是贾母最爱的女儿,比起宝钗的皇商家族而且有一个打死人的哥哥来说,黛玉的身份是高于宝钗的,可是人们却认为黛玉不及宝钗,是因为容貌,芙蓉与牡丹本是各有千秋,那只能是性格和处事态度了。黛玉的清高自许目下无尘,怎比得上宝钗的世事洞明圆融通达,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宝钗一出场便博了个满堂彩。

若只是如此也罢了,必竟黛玉所重是宝玉,可是宝玉也时不时的为宝钗所吸引,见了姐姐忘了妹妹,怕不只是黛玉的怨词,而是宝玉却有其情。贾母为了做足场面,自然也要礼遇一下宝钗,实在是情理所至,所以才有给宝钗过生日一节。可是黛玉依然有些落寞。也许她能明白贾母的心意,只是一个场面,也许读不懂成人世界的礼尚往来,但看了宝钗众人捧月的地位,总是有些意难平。

在这样的场面上,宝钗的重点自然是贾母,无论言行都是讨贾母欢心,这是她做客人的本份,也是应酬上的必须,看在黛玉眼中,自然是不以为然。黛玉能明白的一切,却不屑为之,不是不能,是不屑。怎禁得起宝玉大赞宝钗无书不通,所以才出言讽刺。此时要看宝钗的气量了,沉默有时是最好的答案,争不得恼不得,纵然你的口才在对方之上,也只能一笑了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是宝玉去黛玉才至,还是黛玉本就要去,只是前后脚的去,总让人猜测。一句宝钗劝宝玉不喝冷酒的忠告,也让黛玉生心,只要是宝玉的事,黛玉自然是百转千回。每逢此时,宝钗只是无言。一切尽让黛玉表现,看足了小妹妹的心事,如何的忽喜忽嗔。

就这样一过多少年,此间心事,彼此尽知。金玉之说,是三个人的心事,只是无言。宝钗始终是黛玉的假想敌,那薛家的心事,黛玉如何不介意。宝玉于她太过重要,是今生的牵挂与欢喜,如何能放开手,所以黛玉情重,她不能如宝钗一样去分析去思考,在宝玉的问题上,黛玉只是一往情深,如何懂得人情冷暖。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敲的是双玉,让对方明白,她的锋芒,不要轻略了她的沉默。虽是赢了,可是还是有些无奈,终归双玉还是在一条线上,而她于他们还是隔了一层,脸红的是双玉,赢的是她,可是她终是孤单一人。

宝钗总是年长几岁,又经了薛家的事情,很多事情终是明白强求不得,于她来说风雨阴晴任变迁,才是正理,所以她不得不从容相对双玉的感情。

所以才有那一场金兰契,得一个知心人,必竟她与黛玉同是客人,这一点就有无限的心事与无奈。她与她各有心事,各有牵挂,都有不得已的叹息。才情在那里,彼此深知,不是没有欣赏,那份欣赏早存在心。只是难得有机会,能平和的坐下来谈谈心事,有了这样的机会,总还是温暖的。也许只有对方是知己,够得上算是对手。能得一知己,总好过一个人的孤独。

高山流水是那一瞬的欢喜,是此生的温暖。所以黛玉乐于有这个一样姐姐,那怕是宝钗的言论,她未必全然赞同,可是她仍然满心满意的要一个姐姐。而宝钗也一样的愿意有这样一才情不凡的妹妹,必竟那是一朵芙蓉花。宝钗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她自然比宝玉更明白黛玉的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