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贾母逛大观园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贾母逛大观园
贾母年纪虽大,却是贵族的派,极喜热闹爱场面。所以刘姥姥来了,贾母突然有了兴致,要领着刘姥姥逛园子。这一半是自己动了游玩的心,另一半是要让刘姥姥见识一下贾府的繁华富贵。
这一趟下来,一个园子走了半个,自然让刘姥姥开了眼,也让贾母尽了兴。作者花费诸多笔墨,自然不是为了写一个场景。而是在逛的过程中,伏笔埋线。
最明显的是板儿与巧姐,二人之间交换的是佛手与香橼。伏后来贾府败落,巧姐嫁与板儿。注定二人姻缘。此时巧姐是候门千金,而板儿是贫苦人家的后生,二人地位天差地别,谁能想,数年后,竟是这样的安排。凤姐无心中的恩惠竟然为巧姐留了生机,世事变幻机缘巧合,怎生的如此,
第二个是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宝玉素来厌烦老婆子们,不想却让刘姥姥醉卧于此,幸而袭人帮了遮掩。这刘姥姥本是王夫人的亲戚,此段隐王夫人后来清查怡红院,将宝玉所在意之人,一一撵之。其中晴雯是宝玉心上另一朵芙蓉花,自是珍重。千金难买一笑,王夫人所不喜。而芳官,扮作男装,众人都说与宝玉像是双生,芳官是宝玉的影子,却因了王夫人而出家,暗指宝玉将来,情散缘尽出家。四儿的名字是宝玉所起,因一句玩笑话而被撵。她与宝玉同一天生日,她的生日由被撵时点出与宝玉同一天,可知宝玉此后必不顺利。
第三个是晴雯教训小丫环让王夫人遇见,留下了轻狂的印象,应该就是此次,书中明写贾母与王夫人同时进园的就此一回,可知必是此次。晴雯率直,自然不想此中关节。若以此相推,晴雯所训之小丫环可能是坠儿,伏后来晴雯撵坠儿,与坠儿的母亲发生冲突,埋下隐患。后来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晴雯的状,所以可以猜想,王善保家的本是邢夫人的陪房,平时与晴雯本无冲突,如何如此深恨晴雯。必是晴雯得罪了与她关系亲近之人,而晴雯得罪的最深的应是坠儿,有可能坠儿家与王善保家的有亲戚关系。而王借机发难,不想王夫人偏对晴雯已有了不好的印象,就是因为看见晴雯教训小丫环。
第四个游园时,说起荷叶,黛玉提及只喜李商隐的留的残荷听雨声,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一位脱胎换骨,不染尘俗的奇女子,她多愁善感,无非是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而此情深如芙蓉花,却终是花谢情远。她留给宝玉的也就是这样无限的怀想吧。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是黛玉的化身,而那“雨声”也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是宝玉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所以黛玉与宝玉,注定无缘。此后黛玉是芙蓉花谢,宝玉是留残荷听雨声。
第五个暗寓探春的命运。贾母在探春处说了一句话,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
“檐下梧桐细,天上凤翅软。”探春与“凤藻宫”的元春类似,她也是个凤凰。所以探春处植的是梧桐(凤落梧桐),寓探春王妃身份,有远嫁之意。
借贾母逛园子,伏众人命运。而后贾母命惜春作画,作画便是入画,所以也含了入画离园一节。因为书中所看,惜春这画,始终不曾作完,所以是不曾入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