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黛玉与宝钗

(2009-11-06 09:50:21)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黛玉与宝钗

珍爱红楼―――黛玉与宝钗

   黛玉的幸福时光,总是与宝玉有关。

   从双玉初相见时起,宝玉第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那时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便牵挂了黛玉的视线与心事。一会是送字,一会是摔玉。当时年少未曾觉,只是那第一夜因宝玉摔玉,而令黛玉泪下,此时便是还泪的开始了罢。

  然宝钗未至时,双玉的时光还是温暖幸福的。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宝钗一来,黛玉的情形便有些变化,不知怎的,府中人偏拿宝钗黛玉相比,也许是同是客人的缘故,然而一比下来,黛玉便落了下风。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其时此时黛玉父亲尚在,若论门第,黛玉是书香门第,原高于薛家的皇商身份,而若论亲威远近,黛玉是贾府的外孙女,薛宝钗不过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连宝玉都明白是黛玉近,宝钗远。若论来的时间,黛玉更是早于宝钗。本来天时地利都是黛玉先占,可是偏比出如此一个结局,自然不喜。比的是什么,容貌和为人处事。若论容貌一个芙蓉一个牡丹,各有千秋本无可言,不过是各人喜好罢了。可若论行事,黛玉纵然联系,然本性清雅,不屑于敷衍奉承,懒得看人眼色行事,不是不行是不为。

 人的性格有些是天生,有些是环境的影响。黛玉的性格,一直很完整保存了天然,而宝钗经历了薛家的中落,从不知世事的千金小姐,到为母分忧的大家闺秀,她的世界观因薛家而改变,因了母亲与哥哥而不得不把注意力移向了红尘,所以从上京开始,从进入贾府,如果说黛玉的出现是一个孩子的形象,而宝钗的心态已经是成人的心态了。所以黛玉喜笑皆出天然,不喜欢的就不喜欢,喜欢的就喜欢。而宝钗则不然,她是以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形象示人。她做的只问合理不合理不问喜欢不喜欢。她当然不会喜欢赵姨娘母子,可是一样的会和贾环玩,一样按着礼节给赵姨娘送礼。连赵姨娘都要称赞宝钗会行事做人大方。可知宝钗处事周全。

  所以黛玉和宝钗的分数,差别也只在于性格与处事方法了。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温婉大气的大家千金,这样宝钗自然占了上风。

  但是这样的差别,也只是外在,而内心二人是一样的孤独与清高。黛玉的清高都写在脸上,而宝钗都藏于内心。无人处的宝钗,明知贾府喜奢华擅场面,可还是把屋子弄得和雪洞一样,让贾母大呼不可。可见宝钗的奉承只是表面不是内心,内心处她坚持的还是自我。不在人前的宝钗,还是有着自己的原则与信念的。

黛玉的悲哀是父母亡故无人主张,纵然贾母庞着宝玉护着,可是那终身大事,那一世的情缘,终不能握在手中,她的悲哀是得了知己却不能拥有。所以花开花谢良辰美景,也只是繁华易逝的叹息。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然而宝钗的悲哀是,她有母亲有哥哥,可是一样的为他们操心。她的心结,却不是他们能懂。她的才情,淡极始知花更艳,可是通观全书,她没有知己。宝玉懂芙蓉,却不惜牡丹。宝钗的叹惜是,珍重芳姿昼掩门,无人知。

   黛玉痛了,与宝玉大吵大闹,她的心事能哭能伤,而宝钗痛了,也只能对月叹息一声,不能哭不能伤。所以在大观园里更接近的人,其实是宝钗和黛玉。所以才会有金兰契的可能。两个才情不凡的女子,在满目繁华的大观园里,都一样的作着客人,一样的有着无限的情怀,却只能惆怅于心中。所以高山流水,彼此有些相惜的情怀。在风不至雨不来的时候,如果能把酒言怀,也是一种温暖与幸福。

   只是偏偏刚有了姐姐妹妹的温情,便是秋雨秋风至。那时节,怎一个凉秋!无论世事如何辗转,黛玉的心事是空,她终不能与宝玉相伴,而宝钗的心事也一样空了,终身误的是意难平,她相对的人,心不在她身边,那一池的芙蓉花,早已牵了他的眼神,锁了他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