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凤姐生日
最初看凤姐的文字,只看见了她的威风与张扬,认为管家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差事,其实后来细读,才发现管家是一个非常费心费力而且又容易得罪人的工作。
在贾府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可是规矩一样不少,宝玉不过因了过生日睡迟了些,又叫了袭人晴雯名字,便招来管家娘子一通教训,一会是睡迟了不象大家公子让人家耻笑,一会是叫姑娘们的名字,姑娘们本是老太太太太房里的人,要尊重些,就是老太太房里的猫呀狗的轻易也伤不得,要不然让人家说这家人,眼里没长辈。连宝玉这样得庞的人还头上一大堆的规矩,何况是凤姐这样的孙媳妇。上面两重公婆外加一个姑母,又是小姑子小叔子一大群,下边几代的仆人,多少是家生的,多少外来的,多少关联在其中,怎是一个难字可写。若非凤姐这样爱权的人,管这一堆事,真是无趣。
先说贾母,贾母是府中最有贵族气质的人,一则是看的多见的多了,能见的都见了,能看的都看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经历了,自然多了些心胸,少了些火气,越来修养得从容大度,所以她能懂凤姐的难,能欣赏凤姐的能,能体贴当家人的不易。所以她对凤姐是最支持的,这支持中有欣赏有包容。所以平时里祖孙二人一个奉承一个承情,也是相得益彰,彼此和气。贾母对凤姐的支持是给凤姐过生日,看看府中从不曾写过王夫人邢夫人的生日,看起来作媳妇的生日,都是低调的。贾母偏给凤姐张扬,就有公开支持的意味在其中。又亲自召集人,又亲命尤氏办理,给凤姐一个空间。这样的待遇,在府中的媳妇中绝无仅有的。
当然贾母的意思众人看懂了,愿意不愿意的都要给个笑脸。这时才能明白贾母对凤姐的爱护之心,邢夫人王夫人都得看贾母气色行事,那十六两银子自然要出了。这对于王夫人来说还无事,王夫人大家出身,不看重钱,重的是名和气派。邢夫人连侄女的一两银子还要克扣,何况一下子给凤姐十六两,自然心疼,可是心疼归心疼,还要出。表面上无话,心中不知如何恼火。凤姐聪明马上把李纨的归在自己名下,当然不会真出。不过有时候还要佩服一下凤姐,在这样的风头上,还想着在贾母面前表现一下对贾府精神牌坊的尊重,当然不过是情面上的尊重,暗地里她深知李纨有钱。可是能表现上大气一下,也算高明了。
凤姐先客气了一下,马上把姨娘们拉了进来。本来这样的大场合,姨娘们是没资格来参与的。可凤姐不空气,非要通知一声,贾母的场子,凤姐的生日,谁能不给面,只好一月月钱。凤姐此时还是有些刻薄了,必竟这位大家小姐,不会体贴姨娘的岁月艰难,从凤姐心上来说,对姨娘对庶出有着刻骨的轻视。大家都说凤姐是嫡出,才出如此瞧不起姨娘。以至连赵姨娘也毫不客气,极力打压。赵姨娘是凤姐的长辈,有儿有女,凤姐还如此。总有些过了的感觉。王夫人不喜欢真姨娘,自然不会给好脸,可是凤姐如此行事,还是有些风声不雅的。所以说凤姐是嫡出,有轻视的资本。可是反过来想一下,宝钗是正出的女孩子,对姨娘们反而客气平和。而探春是庶出,反而处处强调主子奴才规矩,唯怕人小看了自己。探春刻意的强调身份,反而是为了遮掩庶出的本源。所以凤姐若是庶出,若存了探春一样的心事,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是受了庶出的影响,反而更加轻视姨娘的身份也有可能。就如宝钗等人能平和的与赵姨娘周姨娘说笑,而探春见了姨娘反而心理不自在。凤姐对姨娘的打压与轻视,有些过了头。所以不得不猜想,凤姐是不是受了某些特别的经历的影响,比如探春的心事。
姨娘们也出了钱,丫环们自然也要跟了。这样算下来,贾府主子奴才一大堆,拿了月钱给凤姐过生日,何等尊贵何等热闹。
贾母让尤氏承办,也算是找对了人。贾母也只能让尤氏来料理。荣府中凤姐是晚辈,总不能让长辈王夫人邢夫人来办呀。李纨同样的媳妇,又有守节的身份,她还没这份待遇呢,现如今自然不能惊动她了。有时想想,贾母那么宠爱黛玉,不过逢场给宝钗过个生日,黛玉心里还不高兴呢。同是孙媳妇的李纨和凤姐,在府中的差别太大,也亏的是李纨,若换了别人,早生了心事,李纨也未必没想法,不让管家,没了权,又看了凤姐在贾母和王夫人的支持下风光不与众人同。岂是无心事,只是不得不低了头。书香门第的大家小姐,自然不得不让了。而且为了儿子,也只好沉默下来。沉默习惯了,可是心事冰封了,计较还是存在的。只是轻易不表达。尤氏就合适了,她是宁府的女主人,自然身份合适,没有荣府这些故事,自然也少些事非。
尤氏还是能体贴人的,先把众大丫环的份子钱还了,这是人情。又把姨娘的还了,体贴她们没钱日子不易。丫环们从容的收了,姨娘却不敢收。可见贾家的姨娘混的还不如大丫环呢。看了这样的情形,真不明白怡红院的丫环为何都争抢着做姨娘的候选人。明明她们看不起赵姨娘,又争先恐后的往姨娘的队伍里走。连贾环这样的,也有王夫人的两大丫环彩云彩霞一片痴心的在意了。
尤氏是有能力,当然这能力不是凤姐的明丽,有些婉约的风格。她的身份在那里,其实她要威风也是可以,只是她心里先低调了。把凤姐的生日办得非常热闹,众人满意。人人都把凤姐敷衍的极好。凤姐自然也是欢喜的。她是爱热闹的人,平日都日忙了让旁人热闹,而且是别人为她忙。做主角和做观众是有些区别的。
一切都顺心,偏贾琏给凤姐找了麻烦。说起来贾琏这人也让人生气,合府都在给凤姐过生日,本来这一日是凤姐的风华,他偏寻了仆人媳妇来。还让凤姐碰上,又听见他们算计凤姐死了,平儿扶正。这贾琏喝了酒便胡说,那凤姐是名媒正娶的夫人,还有王家的势力,王夫人的地位,如何就与别人这样议论扶正之事。难怪凤姐恼,不是喝酒的缘故,就是凤姐不喝酒,也要恼了。先打了平儿,平儿终是丫环,这时候凤姐可不要拿她出气,平儿委屈,可又惹不得凤姐,贾琏一样是主子,也惹不得,只有伤心的份。凤姐与贾琏大闹,是真的伤心了,要把事情闹大。才打到贾母面前,凤姐高明,在人前自然要委屈模样了。越是在贾母面前越是摆足了委屈。引得贾母大骂贾琏,又命贾琏给凤姐赔不是,又是数落平儿,也算是平儿人缘好,尤氏和李纨替平儿解说。王夫人邢夫人是懒得理会凤姐的家务事的。尤氏是扶正的,本就同情平儿,而李纨素与平儿关系不错,当然也因为心理不喜凤姐的缘故。
凤姐大胜,在贾母的安排下,贾琏不得不给凤姐低头,二人算是合好了。可是凤姐本来最风光的一个生日,在贾琏这件事的影响下,收尾收得极不愉快。算是替凤姐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她与贾琏的关系,一从二令,现在是二令的阶段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