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黛玉的家产
一直以来,黛玉在贾府的吃穿用都和三位小姐一样,当然用王夫人的话来说,是比不得当年的贾敏了,贾敏的气派是何等的金尊玉贵,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可以推测出贾敏的时代,贾府是比后来更繁华富贵的。所以贾敏的婚事,贾母自然会非常认真对待的。
从贾母对黛玉可知,当年是如何宠爱这个小女儿,所以她的婚事会选中书香门第的如海,探花的身份与贾敏自然是相宜的。而贾敏的陪嫁自然也会是非常丰盛的。凤姐与贾琏争吵时便会说自己和太太的陪嫁如何的丰厚,那么贾敏的陪嫁自然会在王夫人之上了。所以这一份家产,也带进了如海那里。
而从如海的为官来说是非常顺利的,他不是京官而是外任,而且家中花费不比贾府空摆场面,应该说黛玉的家中是有钱的。那么这些钱后来去了哪里呢。贾敏过世,黛玉进京,但她是如海唯一的女儿,自然会为她打算的。如海为什么会让唯一的女儿离开自己进京,而且一去千里之外,相见时难。是什么理由,能让他舍得这个孩子,只有一种可能,离开是为了黛玉好。所以黛玉进京,如海和贾母应该有某种默契,那就是黛玉进京去贾府,是为了未来,也就是贾母应该与如海有过某种暗示,双玉的暗示。也只有这样的情形会让如海欣然同意女儿离开,如海放心把黛玉交给外祖母,而贾政与如海关系素来交好,贾政的嫡公子的身份宝玉,自然也配得起黛玉了。对于一个没了母亲的女儿,有了这样的安排与归宿,如海自然放心。
黛玉进了贾家,贾母万般宠爱与宝玉一样的待遇,应该说宝钗未来时,是过了一段无忧的岁月。后来父亲重病,贾母命贾琏陪黛玉回去,一定要带回来。如海生病是有一段时间的,那这时间,自然要考虑唯一的女儿的事情。紫娟说黛玉的父亲这边已经没什么亲人了,人口极少,所以不会有人接黛玉的。可知如海自然会把所有的财产给了自己的女儿,也算是提前给黛玉准备了嫁妆,有了这份嫁妆,将来黛玉也不会被人轻视。当然贾母亲命贾琏前去,肯定也有交代,也许与如海也会有某种约定。所以黛玉的财产是在这时候交与了贾琏,当然黛玉也已经十多岁了,肯定也会和黛玉提及的。
接下来黛玉回京,而贾府遇上了一件大喜事,也是大花钱的事,修建省亲别墅。这笔钱是贾府的吗,贾府有没有这笔财富。冷子兴与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已经说贾家中落了,冷子兴是周瑞家的女婿,而太太的陪房是经管府中事务的,所以自然晓得府中的经济情形,所以冷子兴的一代不如一代,原是有本而说的。那么这笔开销巨大,贾府能拿出来吗,看贾家修建是大笔花钱,却毫不心疼,有些花别人的钱自然自己不在意的感觉。作者把如海去世,元妃封妃放在一起写,而后来黛玉回京,接下来就是修大观园,所以给人的感觉,便是贾府修园子的钱,动的是黛玉的钱。自然是贾琏经手,贾母同意。贾母自然明白贾家的情形,而这样的事又不得不大办,如今黛玉的钱先用一下,日后再还也是应急。自然贾母本不想委屈了黛玉
,只是一个黛玉与元春封妃的事比起来,自然便是小事了。
贾府用了黛玉的钱,自然不想委屈黛玉。本想了黛玉将来嫁进来,也就把事情盖了过去。只是这样的事自然不能明说,而贾母也未曾公开双玉的事。王夫人也许明白也许不知,当然王夫人有自己的想法。贾母有贾母的想法,只是时光中双玉情深,已是众人皆知的事。
从早先凤姐开双玉的玩笑,那样随意,似乎真的是得了贾母的暗示。其时在大观园里,并无人敢小看黛玉,一直是非常重视她的。所以众人找借口都是说黛玉。凤姐在邢夫人面前替平儿开脱,用的是黛玉唤了平儿。而宝玉替黛玉的丫环开脱烧纸,也是说让黛玉叫去了。宝玉凤姐平日与黛玉关系都好,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给黛玉找麻烦,而是明白,没人敢招惹黛玉
。
如果黛玉进贾府是正常的亲戚往来,如果如海的病世不是因为惹了朝廷而被降罪,那么黛玉必然家资丰厚,而这笔钱自然是进入了贾府,恰逢元春省亲,而让贾府的人提前用了。从后来贾琏借当于鸳鸯,用的是贾母的钱,可知能用贾母的钱,当年必然敢用黛玉的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