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紫娟试玉的细节
紫娟因何试玉,因了对黛玉的关心与担忧。虽然在贾母的呵护宝玉的关照下,黛玉在府中的吃穿用度都比别的姑娘优厚,虽然众人皆不敢轻看了黛玉,可是聪慧的紫娟明白这些皆是因了贾母,只有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是真心的,别人皆是场面上的,没了贾母黛玉只有任人欺负的了。这样的结论,是紫娟已经看透了大房二房的心态与为人,大房二房皆是因了贾母才对黛玉以礼相待,并非真心爱护,一个丫环都能明白的事,贾母自然更明白。她自己就说,府中的人皆是富贵心势利眼,当然懂得黛玉的真实处境,贾母的想法是有她一天,便保护双玉一天。
紫娟的忧虑随着黛玉的长大,贾母年纪的变老,开始加剧。她自然想着替黛玉谋划个未来,黛玉的未来便是婚事,她与黛玉姐妹多年,双玉在府中忽然好了,忽然恼了,皆是因不放心的缘故,这些紫娟比旁人都懂。她的谋划就是要试一试宝玉的心,待黛玉的心,这种试是公开的,不仅要黛玉明白,也要府中的人明白。就是要众人都明白,好给黛玉一个交待,他们不考虑黛玉的心意,总要顾忌宝玉这个府中凤凰的意思吧。
第一个细节是紫娟用的理由是黛玉回家,黛玉进府后,与本家并无联系,从书中看从无言语交代。也就是说黛玉给人的感觉是除了贾府再无亲人,而紫娟用此作为理由,实在是别无可想,除了用走,来探宝玉的态度,再无良策。黛玉恼了与宝玉争吵时,也说过回苏州去。其实苏州已经回不得,可见黛玉可怜。湘云还有个史府,宝钗还是薛家的大小姐,唯黛玉虽在贾府,并非贾府小姐,难怪有寄人篱下之感。
第二个细节宝玉发呆人事不知,袭人并没有直接上报,而是先寻来了李妈妈,曾经骄纵的李妈妈告老出去了,后来与怡红院诸人的相处是不错的,所以袭人有事会先找她,一则她年纪大了,经的事多可以作个主心骨。二则袭人不想惊动上头,可知袭人处事风格,并不想事事往上推,她还是希望能在自己这个层面解决问题,免得给上面留下管理无能的印象。袭人来找黛玉责问紫娟,二人回到怡红院,贾母等人已来,通报之人是晴雯,此时可知,晴雯的责任里有一项是与贾母汇报宝玉的情况,所以贾母了解怡红院不是通过袭人,是通过了晴雯。
第三个细节紫娟说明原委,众人叹息无言,唯薛姨妈忙用兄妹情深开解,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心实也分为谁),可巧(前缘岂是一个巧字)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
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当然不同).这会子热刺刺的说一个去,
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薛姨妈轻描淡写的话是为了开解贾母维护双玉的面子,还是替金玉留个余地。薛姨妈并非老谋深算之人,但也是经历了王家的富贵薛家的中落,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怎会不明白,小儿女的心事,她自然看的分明,此时所说,原非本意。
第四个细节宝玉病好后,对他谈论病中往事的是湘云,因此时湘云之症已愈,
天天过来瞧看,见宝玉明白了,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了与他瞧,引的宝玉自己伏枕而笑.所以事世变迁,那个最后与宝玉同忆往事的人,应该是此时的湘云。
紫娟试忙玉,让双玉情深公而于众,可是并没有因此促成双玉的姻缘,只有薛姨妈开了个玩笑,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
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可也并无下文,令人叹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