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贾母的世界

(2009-05-25 16:05:40)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贾母的世界

珍爱红楼――贾母的世界
    贾母的世界应该是比较完美的,少年的大家闺秀,那时的她身上有着湘云无忧无虑的影子,那枕霞阁里多少欢喜与希望,年少的她,书中没有多少描写,只是通过她自己忆及自己额头的坑,说是淘气跌的,可知当年天然烂漫风采。
    出阁的人物原也是门当户对的贾府,从重孙媳妇做到有了重孙媳妇,自然是不容易,从一个低眉顺眼的当家人成为府中说一不二的老太君,其间风雨难诉与人,从她对凤姐的理解,可知她当年也一样经历了那些不易的事情。过去的一切还在眼前,转眼间,她都儿孙满堂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早已通透,所求的也不过是府中的安宁,儿孙的安康。
    贾母有二子一女,从书中看对贾赦的态度一般,居然贾赦袭了职,还被分出了出去,可知当年这个儿子必然在重大事情是得罪了母亲,才有了后来黛玉进府后,我们看的居住形式,才有二房当家,大房退后的局面。
     贾政为人方正古板,贾母还算喜爱他,但也深知他也不振兴府中的支柱。贾政对贾母是非常恭敬的,元宵节在贾母面前猜灯迷,也是为了博母亲一笑。痛打宝玉时,贾母赶到,贾政便慌了手脚,可见心中是有这个母亲的。
     唯一钟爱的女儿,自然是母亲的掌上明珠,嫁的如意,无奈年纪轻轻的便病死了,贾母自然伤心,忙接了黛玉前来,唯恐人家的父亲反委屈了自己的外孙女,一定要在眼前,才能放心。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贾母,对家中事务都已经放松,处于抓大放小的状态。能轻闲就轻闲,能省心就省心。但是对于大局还是尽在掌握之中,元春自小在贾母身边长大,是经贾母的栽培,为入宫打下了基础。府中真正的贵族只有贾母,若是元春全学了王夫人,怕是没出头之日了。贾母见多识广,人也达观,必给了元春极好的影响。
    送元春入宫,必是贾母的决定,贾母对两个儿子的能力自然是知晓的,明白那是指望不上的。要想另有依靠必然只此一步。一方面培养贾珠进学,这个孩子也成器,只是病故了。幸而元春后来封妃给了贾母一个安慰。
    贾母最疼爱的是两个玉儿,而宝玉本是嫡出,又是元春亲弟,所以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贾政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只是各人表现形式不同,贾政之严与贾母之溺爱原是一样的。黛玉长在贾母身边,给了双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机会,若非贾母二人也难互为知己,是贾母给了他们空间。
    贾母关心两个玉儿,但是宝玉的婚事,却是王夫人关心的重点。其实贾母与王夫人在很多事件上是有矛盾的,二人所喜欢的人物不是同一种类型,所持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平时自然看不出来,真到了关健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
    晴雯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丫环,其中深意众人皆知,王夫人自然明白,可是王夫人依然不经贾母同意就撵了她。这一次可知王夫人以贾母的态度,原是贾赦娶鸳鸯,贾母指责王夫人的话,他们的孝顺都是假的,明里孝顺暗地里算计。在晴雯的事情上,王夫人不就是暗中算计吗。袭人的事,王夫人也是先给了姨娘待遇,却并不回明贾母,时间很长以后,才借晴雯的事回晴。都是行在先,汇报在后。
    贾母世界中最重要的两个玉儿,他们的婚事,自然是贾母非常关心的。可是贾母依然不能痛快的提出,也是顾忌王夫人的态度。必竟那是宝玉的生母,所以也只能一直拖着。有很多分析认为贾母一直在宝钗与黛玉之间选择,有金玉之说的影子影响着贾母。可是细品之中,薛家的身份原是四大家族中最无权势的,贾府的门第还撑着,薛家早已中落,贾母岂会为了一个中落的薛家而犹豫。而且薛家的公子薛蟠早已恶名在外,薛家的根基又已经不稳。若论身份宝钗不及黛玉,黛玉出身是书香门第,而且家中名誉极好,以贾母对女儿的宠爱对黛玉的关照,如何会舍黛玉而考虑别人去伤害黛玉呢。当年如海让女儿进京离家,这样的决定背后,肯定有一个贾母对双玉婚姻的暗示在其间。若非如此,一个做官的父亲,刚失去了妻子,如何舍得再失去幼小的女儿,令她寄人篱下投亲靠友的。
     贾母如果有心事,也就是贾府能兴旺,双玉的婚事可成,这才是她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只是贾府的发展,不是她能决定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不是她的力量可以改变。而双玉一直在她身边长大,自然是她的心头之爱,他们的幸福更为关心。只是前八十回,是看不出眉目的。湘云订亲迎春出阁,连岫烟都有了人家,偏双玉的事还是沉默。但众人以为必成,后文中如何错失,怕也与贾府的兴衰有关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问候
后一篇:寂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