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贾母和她的儿女们

(2009-04-07 08:50:09)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贾母和她的儿女们

珍爱红楼―――贾母和她的儿女们
   在书中所显,贾母共有一女两子,女儿贾敏本是贾母的最爱,王夫人对凤姐说,当年的贾敏金尊玉贵的场面,才是大家行事,可比后来三春的待遇强多了。可见当年贾府的繁华与贾母对这个孩子的宠爱。后来出阁订的人家又是探花,自然是贾母的精心所选。若说起来,贾敏一生也是幸福的,在家中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出了阁又是书香门第,夫妻恩爱,女儿孝顺。只是红颜薄命,贾母怎知这孩子会年纪轻轻的病死了。所以忙忙的让人接了外孙女来,在黛玉的身上,寻找着女儿的影子。
   那两位儿子便是贾赦和贾政了。贾母和贾赦的关系不好,所以大房另院别住,其实已经把矛盾公开化了,究竟是什么样的恩怨让母子的关系成了如此。贾母为人大气从容,很有贵族风度,而贾赦却是刻薄无情的人,单从个性上,贾母就不会喜欢这样的行事。看贾赦的几个出场,先是谋夺母亲的大丫环,又是中秋夜宴上讲了个天下母亲偏心的笑话,惹得贾母发脾气。后来五千两银子断送了女儿的生命,又把自己泼妇一样的丫环赏给了贾琏,弄得贾琏那里不得安宁。这样的贾赦,也真是贾母的心中烦恼。贾赦的身上有着贾环的影子,二人都是一样的不讨正房太太的喜欢。贾环的几件大事是烫宝玉的眼睛,后来又在贾政面前告宝玉害金钏的状,然后是看上了王夫人的丫环彩云。这样的贾环难怪会投了贾赦的缘,竟然说世袭的前程是贾环的,吓得贾政忙分辩。怕是同类吧,人人为喜的贾环独得了贾赦的赞赏。贾母在贾赦娶鸳鸯的事上,大发了次脾气,可也只是让邢夫人转达了自己的意思,说邢夫人不劝导贾赦,贤惠太过了。最后明言鸳鸯必须留在她的身边,给贾赦银钱,自己外边买去。对于这个极不喜欢的孩子,贾母只能花钱了事,能不见就不见吧,见了也是不欢而散。中秋夜宴就是一个例子,合家欢宴的时候,这位大老爷偏出来点透母亲的偏心,令贾母不悦,后来又说扭了脚,连邢夫人也给唤走了。如此的不体贴母亲的心意,这样的儿子,难怪贾母会把他轰了出去。眼不见为净吧,只要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随他折腾吧。
    贾母对贾政还是不错的,认可了贾政的为人,虽然贾政古板,但总是为人方正,还算不丢贾府的人。贾母宠爱着贾政的儿子,唯一的母子冲突就是为了这个宝玉。贾政打儿子,贾母便恼了,冲了去把贾政骂了一顿,吓得贾政忙着请罪,贾政对贾母是真的畏惧,也许他也明白,他的地位,有很大程度上信赖于母亲,单凭他的身份,如何能住在荣府里。那个别院原谅是他的地方,现在他住在大房子里,哥哥却住在小院子里,这样的风光自然是母亲给的。这个母亲是有着无尚权利,能带给人无比富贵的母亲。自然不只只是母亲,贾赦的待遇就是明例。当然贾政本身比兄长有人情味,从他读了姑娘们的灯迷,而忧虑他们的未来。迎春的婚事,他也出面劝阻过,只是人家不听,他也无法,在这件事上,他比贾赦有远见,果然这门亲事不好,误了迎春。
    贾政虽然教训宝玉但却是望子成龙,如此的心态,也是因为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无奈宝玉并不能理解父亲的心态,所以二人常有冲突,母亲又是站在孙子一边,自然让贾政两边不讨好,这样的结局,自然是贾政的无奈了。他是忧虑贾府的,而且希望儿子用功读书,能作一番事业,也是情理之中。
    贾母其实是非常了解两个儿子的,也明白他们担不起贾府的担子,一个贪钱刻薄,一个古板方正,所以也不加强求,一切顺其自然。贾母把时间都花在了第三代身上,与他们在一起能给她希望与快乐。她是看明白了的人,与其强求痛苦,不如无为而治,做她的老太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