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袭人眼中的黛玉和宝钗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袭人眼中的黛玉和宝钗
袭人是非常关注黛玉和宝钗的,本不是在意二位小姐,只是这二位皆在可能是未来的宝二奶奶,哪有聪明的姨娘不介意未来的主子是谁的。偏袭人是聪明的,所以再就在意了。
黛玉先来,袭人自然是先识黛玉的,黛玉第一天来袭人还去安慰黛玉,不要介意宝玉摔玉的行为,说这样的事情多去了,原是一个丫环的好心,既是安慰黛玉,也借此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这黛玉是贾母的心尖子,一来便越过了三位贾府小姐的待遇,和宝玉同等尊贵。自然袭人要上心的,而且双玉自小在贾府身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袭人与黛玉也是要常相共处的。袭人聪明平和,自然能安抚黛玉,所以宝玉出门,总要袭人去照顾黛玉。在宝玉心中,袭人是能胜任此职的。如果宝钗不来,那么袭人也会一直乐于充当这个角色。
黛玉对袭人是非常和气的,李妈妈找袭人的麻烦,黛玉便说那袭人也罢了,李妈妈要是排喧袭人真是老背晦了。可知黛玉是认可袭人的。双玉大闹那一节,袭人赶来,安抚宝玉,真摔了玉让妹妹脸上心上怎过得去。黛玉叹息宝玉不及袭人,袭人在这一点上的确明白黛玉心事,黛玉本是客人,自然提不起这样的罪名,而且黛玉重宝玉,那玉既是宝玉的命根子,自然黛玉也重玉了。在这一点上女孩子的委婉心事,还是女孩子明白,宝玉就不体贴了。
宝钗一来,袭人就感觉到宝钗与黛玉不一样,黛玉天真明净,不及宝钗深懂人情世故,所以笼挌上黛玉不及宝钗,也许不是不及是不屑,可是她不屑的事,宝钗从容做来,自然得了人心与分数,也自然有了人乐意赞誉宝钗。宝钗连怡红院三等丫环小红的声音都能隔窗而知,何况于袭人。袭人的身份,自然是宝钗关注的,以宝钗的为人,自然知袭人的喜好,而袭人也更喜欢宝钗的端庄稳重。所以后来的袭人从个人喜好上更倾向于宝钗,曾和湘云在宝钗面前大赞宝钗心胸宽大,说黛玉小性子,这样的话自然得不到宝玉的共鸣,却也表达了袭人的真实想法。
袭人并不了解宝玉,自然也不了解宝钗黛玉。宝玉所重黛玉,是重的精神层面,而远宝钗,不是宝钗有什么不好,而是二人所重的不同。所以宝玉近黛玉远宝钗。在袭人眼中并不明白,宝玉眼中的黛玉与宝钗的区别。袭人所看见的是宝钗脾气好会行事,而黛玉多病体弱又小性子,所以从直觉上选宝钗远黛玉。
袭人是真不明白黛玉的诸多脾气发作皆是因在意宝玉,那半含酸的岁月里,黛玉除了能给宝玉点小脾气,如何表达心事呀。
宝钗出场时已经是成人心态,一言一行皆是礼出大家。纵然有心事,也会平和处理。难得借扇机带双敲,也是偶尔行之,深知不是客人之法。
也许是袭人也深深在意宝玉,反而不明白黛玉的泪水与委屈了。
当然袭人也明白,以她的身份自然决定不了什么。上层的意思,她也难猜,一个是贾母的最爱,一个是王夫人的亲戚,都有心事互不相让。而宝玉自然是重黛玉了,袭人表面上是双边都和睦相处,但相比之下她与宝钗能说些心事,比如烦湘云作活计,比如宝玉不读书,和黛玉到是始终有分寸的相处。
宝钗是牡丹花,黛玉是芙蓉花,在众人眼中都是极好的。只是宝二奶奶的人选只有一个,而且是关乎她自身的命运。尤二姐香菱的命运自然令袭人忧心,她在身份上与她们是一样的。而且还不如他们。尤二姐是二房,香菱是诗貌皆有,所以袭人的心事也是重重。宝钗黛玉自然也是她关注的重点了。她其实与府中的人一样明白,宝二奶奶人选必出自于此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