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宝琴的婚事
宝琴进京的原因就是为了父亲订下的与梅家的婚事。薛家本不在京,是特地而来。途中巧遇了李家与邢家王家的亲戚,众人结伴而来,到也热闹。主事的父亲已经故去,所以事情全由兄长薛蝌来办理。兄妹二人来了京城,自然要投奔堂哥一家。宝琴意外的得到了贾母的喜爱,留在了贾母身边,薛蝌自然由薛家安置,不必细说。
那宝琴在荣府这段时光是非常幸福的,贾母待她比亲孙女还好,舍不得给宝玉的衣服也送了她,而且特意命丫环吩咐宝钗不要管紧了宝琴,让宝琴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说琴儿还小呢,其实能小吗,人家上京是完婚的。嫁了人家,自然也是当家主事的人,看看凤姐,何曾有一日轻闲。
宝琴来的时间极妙,正是双玉已明心事,而钗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此时黛玉的心情相对是开朗放松的,而宝钗也从容应对金玉之事,一切顺其自然,宝玉是只要黛玉开心,便无忧的个性。宝琴的到来大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加上另外三个女孩子,园中更加热闹繁华。
相对于姐姐迟迟不知的婚事,她算是幸运的了,父亲作主早就订了亲,而对方又是书香门第,自然得配薛家,在众人眼中这是极好的归宿了。她的婚事唯一让人疑惑的是,宝钗和岫烟那句话,本来岫烟在贾府处境艰难,若是嫁到薛家,自然两下安心,偏薛蝌要等妹子嫁了才娶,而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宝钗是愁眉叹息,这愁是为了宝琴还是岫烟,反正宝琴不嫁,岫烟就难进薛家,局势就是如此,这愁自然先是宝琴了。薛家为发嫁进京,梅家又外任去了,既能进京,也自然能送到任上,可是薛家这次却又呆在京里不作行动了。
宝琴的那句灯迷中,不在梅边在柳边,似乎又含着与梅家无缘的暗示。此时的薛家,已经不能与和梅家订亲时的情形相比,所以这桩婚事生了变故也极有可能。这也是薛家为何先要进京,怕的也是婚事发生变故,可是梅家赴任,反让薛家不好再赶到任上了,女家赶着男家,总不是一回事,所以才不得不停留在京城,等待消息。这一等自然令人忧心,所以才有宝钗的愁眉相叹。必竟宝琴是薛家的小姐,她的婚事自然也与薛家相关。其中的利害关系,宝钗自然深知。订亲时是薛家的盛时,而娶亲时薛家中落,这其中若生变故,更是世态炎凉难描。
所以便有了猜测,在柳边,莫不是宝琴的婚事成空,后来与大哥的结义兄弟柳湘莲有关。一个是红尘奇女子,小小年纪便游历了山川大河,另一个是曾看破红尘出尘的冷二郎。
还有一种猜想是应了贾母当年的话,贾母看雪下折梅,称赞比画上画的还好,有为宝玉求情之意,当年不知是真求还是假意,也许多年后,却成了真,也是白雪红梅另一场缘份。
不管如何,那个美丽如梅花的女孩子,天真热情聪明活泼,所有的人都希望她能有一段良缘,她的人生永远是晴空万里,纵然有风霜,也有人能伴着她寻梅。
梅花诗中她的诗是“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她是不是流水空山后的落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