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探春

标签:
文化 |
珍爱红楼――探春
贾府的女孩子各有各的悲哀,迎春无母,嫡母不加照管只知指责与教训,父亲对她视有若无,只是在出阁时,想到用她去扯平五千两银子。惜春的境遇差不多,父亲在观里,自然不理红尘也不理她了,那个袭职的贾珍,把宁府弄得声名狼藉,才有尤三姐被退婚的事情发生,这对于惜春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为了自保才与宁府互不往来,划清界线。另一个就是探春了,相对于她们来说,她的情况要好些。贾政比起贾赦贾珍是强多了,虽然方正,但毕竟还有些父女情份,元宵节看见众人的灯迷,一时悲凉叹息她们的命运。只是母亲让她失望,是府中人人不喜的赵姨娘。赵姨娘是作者不曾遗忘的角色,过一段时间总要她出来惹些故事,让人们记起来。这对于敏感的探春自然是一种无声的伤害,她天性要强,偏有个母亲夹缠不清,说也不听,管也不难,躲又躲不开。
探春是小姐中最有修改最有才华的一位。黛玉进贾府,出场时对探春的描述就很见光泽,顾盼神飞文彩精华令人见之忘俗,端然出众令人记起。接下来与宝玉辨论文字出处,言语明丽干脆,一派天然。
探春一直和另二位小姐一起按着府中的规矩行事,看着贾府的亲戚们来来往往,先是湘云后是黛玉再是宝钗又是四艳,皆是耀眼繁华,都得到了超过三位小姐的待遇,三人竟也惯了,从不以为意,尤其是黛玉初来时,便与宝玉同住在贾母那里,待遇赶超了三个孙女,三人也不以为意,也许是人情冷暖看的多了,反平和了。
最先闪亮的章节是那给宝玉的一笺书话,提议办诗社,那一刻才恍然明白,她终是要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清雅的提议深合诸人之心,此后在美丽的大观中,海棠诗菊花宴柳絮词多少欢喜与佳作。
接下来的理家管事,更让人赞叹。大观园的承包责任制,是她在赖家的观察取经所思。她本没有机会管家,王夫人不曾为难她,可是对赵姨娘的女儿自然是淡淡的,凤姐病了她才得了个机会与李纨宝钗一同管理。其实事情的谋划与执行都是她在费力,为了贾府的经济,她想了多少省俭的法子,先把赵姨娘得罪了。母女那一场大闹,自然让无数人看了笑话,她却一定要坚持到底。多少年了才有了个机会,她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擦干了泪水,眼神更加清亮,目标更加明晰。
各花各草皆有人管理,所有重复的开支一律免了,不管是涉及到何人,她只是希望她的努力能为贾府找到一个方向,能让她出点力办点事。也许在贾府,她是最有忧患意识,她能看清现实,不逃避不躲藏,偏她是庶出,没有说话的份。多少年的沉默与等待,是不是清月冷辉里,她无声的叹息,也让窗外的杏花叹息吧。
她个性爽朗敢作敢当,在夜抄那一节里,她的光芒让黑暗的大观园一下子亮了起来。所有的主子,不管如何的得宠的,在这时节都沉默了,都退缩了,只有她开门以待竟等他们上门。
这样的场面与阵势自然令凤姐换了容色,又是解释又是笑脸,探春也只是冷然以对,从容的说出她的东西可以看,丫环的不能抄捡。偏王善保家的不知进退,上来翻捡探春的衣服,得了三姑娘一掌,那一掌打的清亮响脆,那邢夫人的陪房今日算是见了三姑娘的厉害,平日里的威风一下子跌了下来,最后又被侍书骂走,那一段读来令人大快。整个夜抄的灰暗,宝玉的沉默,黛玉的委屈,晴雯的倒箱,在这一刻都得到了释放,探春在任何时候,都自有其光芒,真的是玫瑰花,不容人小视。
她的命运是远嫁,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贾府的命运她的命运她都明白,却无力改变,只能一腔忧思中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