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薛家的婚事

标签:
文化 |
珍爱红楼――薛家的婚事
若非四艳进贾府,我们如何得知连宝钗也有不及的人物,她的堂妹宝琴。宝琴与哥哥都胜出了宝钗与薛蟠,宝玉赞薛蝌才像是宝钗的兄弟,可知薛蝌的人物风采自然有其温润如玉的一面,自然不是那个呆霸王可比的了。至于宝琴,连探春都说连她姐姐也不及,贾母更是喜爱宝琴,忙认了作干孙子,留在自己身边亲自照管。这可是宝钗从无的待遇,难怪宝钗叹息不知自己哪一点为及宝琴,如何宝琴偏有这个缘份。
说起来薛姨娘这一宗是薛家的长房,所以薛姨妈才能作主替薛蝌订了岫烟,薛蝌的父亲过世,母亲得了重病不能理事。他进京是发嫁已经订亲的宝琴。因为梅家又外任去了,所以才会留置在京里。
宝琴的婚事是父亲作的主,门第自然是好的了。这对于皇商的薛家自然算是极好的安排了。可是梅家对这亲事似乎并没有薛家隆重,因梅家在京,所以薛蝌兄妹才进京,可是他们来了,人家又外任去了。娶亲本是大事,薛家若来自然也通知了梅家,而梅家如何这样了无声息,纵然急于赴任,也可留下家人照料此事,可从书中看,梅家是合家都走了,看起来没把这亲事当回事。不知是梅家后悔了,还是没有此事的写法。梅家是不是没有此家呀,所以宝琴的诗才有不在梅边在柳边。看的出来,宝琴在贾府还是幸福快乐的。得到了众人的喜爱,贾母的呵护,若时光能如此,她自然欢喜。与宝玉雪下折梅,让贾母赞比画中还好,可知真是良辰美景。
薛蝌的婚事订了,却也不能完婚,宝钗的说法是,一定要妹妹先出嫁,哥哥才能完婚。不知怎样有如此的理由,所以岫烟只好在大观园受冷遇,而梅家又不知何时进京,这一次薛家也不提送嫁的事了。薛姨妈给侄儿寻了个好亲事,自己儿子的大事却不见薛姨妈提起,最后还是人家薛大公子自己取中了夏家,也是门当户对的皇商,这夏家的描写,订亲时说的也是家大业大,可是到了后四十回,又像是小门小户了,居然要拿薛家的东西回娘家,可知不通了。
最让人奇怪的是宝钗,弟弟妹妹哥哥都有了亲事,只有她,这个温婉美丽的大家闺秀,她和母亲居然都不急,从前八十回并没有看出来,她一定能嫁宝钗,贾母都能向宝琴提亲,薛姨妈自己也说黛玉宝玉更合适,这样的局面下,加上宝玉为黛玉的痴狂,薛家如何有把握能金玉成真。可是竟也不怕误了宝钗。
如果宝琴能嫁进梅家,那么宝钗的婚事门第也自然不会太低,必竟薛家与王家还是极近的亲眷,帮着找户人家总是能作到的。可是也不知王家如何想的,竟也没把这事当回事,其实到了后来连王夫人自己对宝玉的婚事也不自信了,她并没有把握一定能跳过贾母独立作主。就如贾母不能不考虑她的态度一样自作主张。宝玉的婚事成了不进不退的状态。
所以薛家的婚事,在前八十回只有薛蟠成了亲,别人都是未知数!作者不喜薛大公子,所以薛家忙忙的取了夏家,自然合宅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