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宝钗偷听
著名的滴翠亭事件,就是原于这一个不好的习惯偷听。
说起来宝钗也非有意,本来非常注意形象的人,怎么也不乐意别人发现这一行为呀,也是湊巧,她本是去找黛玉,因看见了宝玉,也改变了方向。她是知趣的人,知道二玉关系亲密偶有纷争,若不巧让她遇上了,三个人都难堪,于是宝姑娘便放弃了最初的计划。
一双玉色蝴蝶,把宝钗带到了滴翠亭,此时的宝钗因为这偶然的扑蝶运动而有些微微的气喘,步子也慢了下来。她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原来是小红与贾芸的手帕传情。宝钗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这一段话且看宝钗的心思。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 心中吃惊,她原以为贾府在凤姐的严格管理下,丫环婆子自然是安份的,不想那只是表面形象。
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
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
金蝉脱壳'的法子."宝玉不知名的丫环,宝钗听声知人,可知宝钗之心细,而且去怡红院是经常的了。
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好冷静好机敏,可是一个好演员。如此心思,岂是小红坠儿能懂。
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
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
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宝钗偷听了手帕之盟的故事,反用金蝉脱壳去了别人对自己的疑心,成功的保护了自己。这二人自然把疑心转向了黛玉。宝钗此举,真有些替黛玉找麻烦的感觉。好在黛玉是贾母的至爱,众人纵有心,也不敢如何。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这傻丫头,原来也是听风是雨的个性。
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
"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
这是二人对宝黛的评价。原来宝姑娘是不让人怕的,因为宝钗不管事非不与人结怨,而黛玉是爱刻薄人,有可能倘或走露了风声,小红想的也多,她怕黛玉说给谁呢,黛玉与别人往来并不密切,最亲密的是宝玉,原来小红怕的是宝玉知道了。那宝玉必竟是主子,而且是怡红院的主子,宝玉若知道,必然袭人就知道了。如此推下来,小红自然心惊。这才是难办,又不能去求黛玉,若黛玉没听见,其不是不打自招了。大丫环开始寻找未来的生存之法,小丫环忙着要谢礼。这园子也好热闹。
宝钗一句话,就让小红心思难安坐立不宁了。宝钗真没白偷听,一句话就让说话的人乱了分寸。而她自己却轻轻省省的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