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黛玉进贾府

标签:
文化 |
珍爱红楼――黛玉进贾府
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是,母亲过世,贾母惦念,派人来接。贾母是真的在意这个从未谋面的孩子,其时人家父亲健在,又是官家身份,黛玉并不会委屈到哪里,可是贾母就认定了黛玉会委屈,于是忙派人来接。
而黛玉的态度是不想离开,本来吗谁乐意跑到一个陌生的家族里去呀,之前的贾府于她原是遥远,是陌生,所以她不想去。然而她的态度得到了父亲的否定。
如海是非常乐意黛玉进京的,于是反而规劝黛玉,理由是黛玉没有兄弟姐妹,不如进京,也省得父亲担忧。一直不明白,一个大家族,有仆人有奶母,那么一个小姐,如何会让父亲劳心。所以如海的态度和贾母的态度都令人奇怪。二人的默契之间不得不令人想着这背后另有故事。只有黛玉的态度,是一个正常的小姑娘的态度。
可惜黛玉做不得主,走不走,到哪里,都不是她能决定的。她原是明白自己不宜离家的。自小多病,和尚说过,若要好,必不能见外姓亲友,没有哭声方可。
跑到了贾家,不全是外姓亲友吗。黛玉还记得这段话,可是父亲却不在意了,把女儿打发走了。而且进京的仆人,一老一小,贾母一见就感觉不妥,认为黛玉使起来不省心。可是黛玉的父亲却非常安心的让这二位照顾女儿千里之行和相伴日后的岁月。不知如何所想。
黛玉做不得主,不得不进了贾府。她的心态是不肯多行一步多说一句话,唯恐让人耻笑了去。因了这样的心态,她是敏感而小心谨慎的。也许在踏进贾府第一步时,她就不在是父亲膝下那个明珠一样的女儿了。此后经年她只是一个客人,一个寄人篱下的客人。
以黛玉家族的财力,黛玉却要叹息一草一木皆花费贾府,让贾府的小人们背后议论。可知家中的钱,没花到她身上。就算如海清贫,可是贾敏的嫁妆,也足够黛玉花销了,看起来,这笔钱,也没能经了黛玉的手。若是经黛玉的手,小姑娘有心计,自然会记得,若得贾府用了,黛玉自然同意,但不会在自卑了。看黛玉与宝钗谈起燕窝时的心情,可知,黛玉的心情是真的自卑了。人家妙玉出了家,还带着一大堆仆人,用的器物是贾府都无的精品,这才是父亲的明珠,而黛玉父亲还在职,女儿却叹息宝钗的大富。
所以黛玉进贾府,是贾母之心事如海之所愿,而且走时,如海的态度非常敷衍的,既无派得力之人,也无给予足够的钱财。
而黛玉那时太小,不懂其中原委。只是有些惶恐而无奈。长大后也许会明白些什么。所以才深惜寄人篱下。
黛玉走的原因是贾敏的过世,为什么没了母亲,她就不能呆在自己家中,而一定要远行进贾府,从如海身上,丝毫看不到舍不得的亲情。这也许是黛玉的第一个迷。她的身世和妙玉一样另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