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探春的猜想

标签:
文化 |

珍爱红楼――探春的猜想
探春是贾府小姐中最有心事的一位,其实贾府的女孩子,有几个不是庶出的呢。迎春是,惜春没有交代,可是一样没父母疼着,常来的湘云也是如此。后来的黛玉宝钗,也是人生各有遗憾。
相比之下,她的父亲总还是方正些,对孩子们也还算关心。元宵节贾政看了众姐妹的灯迷,大为烦恼,深感都是不吉。连迎春的婚事都能出来劝阻一下糊涂狠心的哥哥,贾政之为人,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里,也好的了。痛打宝玉,看见打重了,也落了泪后悔不该下手太重。贾赦一样打的贾琏动不得却没丝毫心痛之感。
一样的风雨落在不同的人身上,却有不同的感觉。同样的庶出,放在探春身上,却是一种意难平与深刻的委屈。她对生母与贾环也是关心的,却因了身份与体面,而不能直接表达,表面上用主仆的界线划的分明。对于母亲一次次提到庶出的身份非常愤怒。遇见赵姨娘的事情也是一样的规矩放在首位,她比任何人都因了那个规矩而痛苦,而成长后,她比任何人都懂得用规矩来保护自己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应该说探春是聪明的也是悲哀的。
她的人生还算顺利,虽然隐忍了太多的失意。没能是太太的女儿,平白失去了太多的欢笑,可是贾母总算能越过对赵姨娘的厌恶,而欣赏这朵玫瑰花。而王夫人大家闺秀的稳重端足了架子,还是表面上给了探春管家的机会。应该说作为一个庶出的女儿,她用自己的优秀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取得了发言权。得到了别的人欣赏与怜惜。玫瑰露事件得以平息,也是平儿与怡红院的人维护她的自尊心,怜惜她的要强与敏感。所以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她的身世性格交待的都是分明的,唯一的猜想是她的婚事,元春与迎春,在前八十回中都有了交代。而她,杏花主贵,日边红杏倚云栽,自然有其繁华与富贵。但是那一句奴去也,莫牵连,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又预示了她的不安与未来的渺茫。
她总是远嫁了,应了当年那年,可惜不是男儿,能出得去,立一番事业,到时自有一番道理。她终于出去了,而且一去三千里,家园是梦里的风景,相见时难了。现在的问题是,她嫁到哪里了,是与昭君一样的和亲了。还是嫁了某个王爷,但王爷又落了难,她要同苦一段岁月了。
那一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她的分离是定了的,那么后来呢,探春素有才情,偏这一首事关命运的却没了下半词,还是宝玉所续,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那么探春还是有回来的时候,只是那时事世变迁,物是人非。
在贾母的生日宴会上,她代表贾府的小姐见了太妃,得了太妃赞赏与肯定,太妃见了她们,马上告辞,给我们的感觉,在那个生日会上,太妃的一大使命就是要见一下贾府的小姐,而贾母是沉思了一上,才命探春来,贾母沉思的原因里,可能就在考虑太妃的本意,是相看还是另有文章。
所以探春的婚事必与南安太妃有关。南安图的一个安字,而书中是反写,看起来南安家族必是不安,动的时候多了些。也许探春的姻缘会着落在南安家族上,不是在南安家族的算计下安排了远嫁,就是嫁进了他们家,只是南安家族后来蒙难,不得不随之远走。
她的婚事是在贾母的生日宴上有了信息。只是情况难分明,只余猜想了。在这之前并未提到战事与和亲,所以嫁进南安家族的可能性大些。抽签的时候说的是王妃,应该是本朝王妃,若是他国,应也是皇妃了。
前一篇:珍爱红楼――元春的猜想
后一篇: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