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解金玉缘

(2008-12-03 13:36:59)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解金玉缘
珍爱红楼――解金玉缘
   宝玉在第五章中从幻境里看到了判词。有关宝钗黛玉的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给人的感觉是宝黛合在一起。原因是她们一个是宝玉的红尘情缘,一个是他的精神知己。所以合在一起说。
   其中可叹停机德是说宝钗之德,而金簪雪里埋喻其结局,其余两句是指黛玉。可是后来一想,所有重要的女子都有独立的一词,为何二人是一首。
   在宝玉心中黛玉无人能比,是唯一的!把她与宝钗合在一起,绝非宝玉之心事。而黛玉的容貌在书中并无描述,是因为其神采难以下笔,所以直写黛玉眉目也是传神之笔。所以黛玉的命运也原也在红尘之内。应该是不写而写。
   这一首应是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写宝钗德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她写的柳絮词,众人皆以这首为尊。后两句写宝钗的命运。玉带林中挂,此玉非黛玉,应是宝玉之玉,宝玉应贾府之责考取功名,才有玉带之说。而终不能适应官场,挂带而去。最后出尘而走,所以宝钗是金簪雪里埋,清冷悲冷。得到了金玉满堂,一回首又消失无踪迹。宝玉在眼前,心念黛玉。宝玉远走,她仍然要守着自己的命运一生等待。
   双玉情深自始不变,而金玉之缘贯彻全书,注定是红尘安排。特意写黛玉才情不凡,又说宝钗国色天香唯牡丹可比。映衬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份量。是人生若初相见就已经注定的。
   而金出现时已经太晚,青梅竹马在先。纵是人工巧夺,仍非心上明珠。宝钗一出场,喻其四大家族门当户对的身份,又重写其聪明美丽。入府中上下皆赞,接下来,贾母为其过十五岁生日,何等笔墨。
   宝钗与宝玉的关系是先近后远,初实宝玉对宝钗与黛玉皆是一样,后来相处的久了,发现二人志向不同,宝钗太成熟,宝玉太天真。一个深知世事,一个不解人情。所以宝玉还是能与单纯的黛玉说的心里话。认黛玉为知己。对宝钗的俗世理论,不屑听之。
   后来又由远而近。宝玉年纪长大,而宝钗也在相处之中深知人各有天命,强求不得。应该说宝琴进府时,众人关系最为和睦。就连贾母暗示宝琴,在宝钗与黛玉之间竟无波澜。而宝玉竟如未闻。
宝玉对黛玉最深情的表示是听闻黛玉回家,便人事不知,此等情意,宝钗自然明透。知二人情深不可动也。此时薛家已经放开此事。
   后来王夫人清查大观园,宝钗马上搬走,此时已知贾府多事,劝王夫人节俭从事。以应对眼前变化。宝钗始终是一个明智的形象出现。是其金之风格。
   金尊而玉贵,她于宝玉终是姐姐。后来双玉之事未成,重提金玉之缘。此时宝玉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是最后仍是离去。
   所以金与玉有份而无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