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宝钗的冷
标签:
it |

珍爱红楼――宝钗的冷
一直奇怪宝钗何以一出场就给人冷的感觉。
那时候她也不过十四岁,不管家世如何变迁中落,薛家依然还是四大家族,仍是富贵逼人,她仍是母亲与哥哥的明珠。在薛姨妈与大公子心中,宝钗始终都是薛家的牡丹花。是都不肯委屈她的。
进贾府也是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王夫人亲自相迎。贾母与贾政亲自相留。应该说她并有受到冷落。住在梨香院里,一应供给皆是薛家自己供应。并不与贾府相干,所以没有太多的不便。而且她聪明过人,自然明白姨母在府中的份量,而且管家的又是表姐。然而宝钗没有表现出年轻人的活泼与天真,而是冷静与从容。
她与周瑞家的娓娓说着冷香丸的配方,那时节让人感觉她不是一个小姑娘。而是久经世事的大人。贾母与她过生日,是贾府对四大家族的重视与客气。她自然明白。处理的周到细致。一切以贾母为忠心,所吃所看的戏皆是贾母所喜。在贾府,只有凤姐如此揣度贾母心思说话。而凤姐是当家主管事的人,非如此不可。而她不同,她只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如此的清醒与冷静。全无一点少年人的天真与爽直,让人看到的是她背后的心态的清冷。
她放开了少年人应有的轻松与活泼,甘心的担起了成年人才有的世态人情。用冷静的眼神打量着红尘的事与非。不在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话行事。只有该与不该。没有喜与不喜!
在与黛玉的相处中也是如此。她比黛玉大不了几岁,可是对于小姑娘因了金玉之说的而生的恼意,每每尖刻的言词,从不针峰相对。不是装作糊涂就是一笑而过。尤其是庙里黛玉说她只记得别人带的东西,别的事情上还有限。她也只是沉默。因为她知道黛玉在贾母心中的份量。也明白她的客人身份。她只能如此应对,不是她不恼,是不能恼。
唯有一次的冲突也是因了宝玉说她像杨妃,这才怒了。三言两语用负荆请罪的典故就让宝黛败下阵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明知宝玉不重功名,是令贾家失望的事,于是屡屡相劝,不顾宝玉相恼而去,仍是提起。若非为了一个理一个前程,如何如此。
她的冷静比大人还强,所以才有劝姨妈别把金钏的事放在心头。只重眼前多加赏赐就是了。所以劝为湘莲和三姐难过的母亲和哥哥,说那也是二人的缘份。还是打点自家的事务为重。如此一来,大家都认为她冷。
她太明白什么是大局,所以不得不忽略了自己与别人的切身感受。看的清世事的冷暖,所以不在徒然伤悲。不掉无谓的眼泪。
香菱学诗,她劝她先去给诸人请安要紧。她明白香菱的身份地位,明知那些诗词于她无益,所以不与关心。
只是那回她伏在薛姨妈怀里,令黛玉伤心叹息,姨妈说这个姐姐和凤丫头在老太太跟前是一样的,有事了和她商量,无事的时候,亏她这样开开心。见了她,有什么愁不散的。那时节,才知道她承担的是薛家的担子。若是如黛玉一样儿女情肠,那母亲如何解忧。若是如湘云一样爽直,那一大家子人如何料理。所以她只好收起自己的感觉,只作一个薛家的大小姐。做好贾家的客人。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前一篇:珍爱红楼―――湘云与宝钗
后一篇:在梦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