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2008-11-06 09:40:34)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凤姐几乎是在王夫人眼前长大的,王夫人嫁进了贾府,便时常带她来玩,所以那些年凤姐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和姑姑在贾府渡过的。那时候王夫人看她的眼神是欢喜是欣赏,凤姐知道姑姑对她好,所以姑姑提议让她嫁进贾府,做琏二奶奶的时候,她只说一切听姑姑的。姑姑在贾府是幸福的,老太太尊重姑姑,姑姑有儿有女,和贾府的二老爷是相敬如宾。贾府虽不及王府,可也是一等一的人家了,而且那里有姑姑,一切都有照应,她自然是愿意的了。而且贾琏也是一表人材,玩笑着长大的。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贾府是二房在管家,所以不久王夫人就和老太太建议把凤姐调过来帮忙,这等于是给王夫人加了个帮手,贾母知道王夫人不擅长理事,而凤姐机敏张扬才是更适合的人选。于是凤姐两口子便过来帮着二房料理家务,一帮就是多少年。
应该是在失去贾珠的那些日子里,幸而有凤姐帮忙,王夫人才能稳居管家之职。李纨忠厚不是管家的料,是凤姐的精明严厉,才把荣府的事管理的井井有条,让王夫人省心省力,安心做自己的当家夫人。
     王夫人不喜欢赵姨娘,可是正房的身份,让她不好直接和赵姨娘过招,于是凤姐心领神会的担起了这个差事,凡遇上赵姨娘,凤姐必找理由刻薄一下。久而久之,赵姨娘怕凤姐甚于怕王夫人。当然了太太总是和容悦色,虽说不怎么亲热,可也没难为过她。凤姐就不同了,总是疾声厉色,象训小丫环一样教训她。一会儿说她没规矩,一会说她没身份。赵姨娘因了凤姐的出现,日子更加难过了。
应该说王夫人唱红脸,凤姐唱白脸,二人配合默契,倒也是极好的搭档。所以王夫人着实省了一段时间的心。事情是从什么开始变化的,应该是从薛家进京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薛姨妈一样也是凤姐的姑母,只是见面不多,所以不像和太太那样亲切,但是薛姨妈脾气好,倒是好 相与的人。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亲姐妹,自然是亲厚的多了。二人年纪差不多,又都是一样的心事,操心儿女的未来。
     王夫人忧虑宝玉,薛姨妈既要担心儿子,又想给女儿找一门好亲事。两个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些都不是凤姐感兴趣的,她还是喜欢处理贾府的那些大事小情,在那些事务里,凤姐才能找到满足感。
     随着宝玉慢慢的长大,他的婚事成了王夫人的头等大事,王夫人心中自有打算,凤儿虽好,只是她始终是大房的儿媳妇,自然比不得宝二奶奶,更是贴心。所以这个人选,一定要和自己一心,而且要能持家管事才行,这副担子总要自己人挑,才让她放心。
王夫人知道贾母的人选是黛玉,凤姐居然也帮衬着老太太开双玉的玩笑。王夫人暗恼于心,她选中的是宝钗,宝钗的身份与行事,皆是王夫人所中意的。可是凤姐却不和自己一条心,似乎更倾向于老太太的意思。
     若论个性王夫人喜欢宝钗,那才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不似凤姐终是太张扬了,没个稳重劲。若论远近,自己的儿媳妇总比侄女亲。所以管家的大事还是要交给自己人的。凤姐帮忙可以,可是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
     这些年下来,王夫人也风闻得凤姐好多事,比如放利了,行事刻薄了。因为眼前还要用着她,所以王夫人并不声张。只是希望凤姐不要影响自己金玉的计划就行了。
     看的出来老太太喜欢凤丫头,但是王夫人明白,最关健的事上,自己是不能让步的。比如金玉之缘。她一直要找机会,警告一下凤姐。终于等到了机会,邢夫人派人送来从园子里捡到的绣春囊,王夫人拿了找凤姐兴师问罪,一口咬定是凤姐的。关健时刻凤姐头脑清醒,为自己开脱说出了一大堆理由证明与自己无关,还建议太太暗中访察,查明原因,再作处理,不要把事情闹大了。
     王夫人被驳了回来,此时王善保家的来了,王夫人改变了主意,要明查,就是要把事情闹大。于是派凤姐带队,王善保家的协同查处。
     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居然是迎春的丫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原来是大房的人。凤姐松了口气,王夫人也安然了。只是接下来王夫人清查怡红院,撵了一大堆人,连贾兰的奶娘也给撵了,只是给凤姐一个暗示,虽然事情是大房那边的引起的,但是王夫人并不满意凤姐对大观园的管理,所以才要亲自上阵,就是老太太的丫环也一定要动。这个家她是有发言权,能作主的。
     凤姐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了太太的言外之意。王夫人清查怡红院,既是为了宝玉,而如此公开的处理,也是对凤姐的一个警告。多年来,园中的事务皆是凤姐管理。
     凤姐此时明白,她终还是要回到大房那边的。王夫人只是她的姑母,不是她的婆婆,而这个姑母,等到时机成熟了,只会过河拆桥的。那个时机,就是王夫人中意的宝二奶奶来管家的时候。
     她们的关系,从最初的相依相扶,到最后的各自天涯,是冷漠是人情,而凤姐都是没有选择权的。也许当年她不懂太太的心思,可懂的时候,也太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