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机带双敲

(2008-10-30 14:54:37)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机带双敲
珍爱红楼――机带双敲
      宝钗一向是稳重平和,轻易不动怒。尤其是对于宝黛,更是如此,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
      端午节在庙里,贾母借张道士提亲的时候,公开表态,和尚说过,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一等吧,一下子把宝玉的婚事向后无限期的拖了下去。接下来双玉大闹,一个砸玉,一个大哭大吐,惊动了众人。 这是双玉最大的一次纷争。之后二人几天不相见,互不理睬。惹得贾母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来,这话宝黛皆知,合府自知。宝钗与薛家自然明白,尤其是薛姨妈自然明白贾母的含义。贾母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双玉。这对于一直要促成金玉的薛家和王夫人是极为不利的,可是贾母的身份在那里,王夫人是晚辈,薛姨妈是客人,也都只能静等时机。对于宝钗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接下来是薛家大公子的生日,宝玉与黛玉生气,自然没了心情,他不去,薛家自然不高兴。可是因为王夫人又不能表现出来。这时宝黛在贾母的关心下合好如初,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宝钗心中当然不是滋味,这种情绪只能淡淡的压在心中。
      偏宝玉无事多事,跑来说话,先还说的斯文,后来居然用杨妃比宝钗,这样的话,对于一个一心要树立大家闺秀形象的宝钗来说,自然是极不中听的。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是呀,宝玉比她年纪小,是弟弟,宝钗又是客人身份,又在贾母面前,纵然委屈,也说不出了。
      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 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这一声冷笑,尽是心酸。是呀她要有个好哥哥,薛家何必住在贾府,何苦在意什么金玉之说。此中悲凉,难描难画。要她一个女孩子承担薛家的家务事,何其不易。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 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是呀,宝姑娘是稳重人,如何宝玉如此轻狂。真是让宝钗恼怒。丫环出现的恰是时候,要不然,宝钗心中的话说不出来,岂不是要闷死了。有这个机会,借机生事,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宝玉呀宝玉,你以为谁都是你妹妹呢。宝姑娘岂是黛玉。早知此时,何必多言。
      一个宝玉已经败下阵来,黛玉何苦凑趣。:"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 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黛玉终是小孩子,心里有什么脸上是什么,宝钗自非一般人,一面和宝玉生气,一面还留意黛玉的神情。真机敏呀。宝钗的时机又来了,可都是宝黛送上门的。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 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玉多话,终是惹话的源头。怕将来不如意的事,也皆因他多话而起。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 ',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还是宝钗厉害,一句话让宝黛再无还口之余地。
      凤姐是旁观中最聪明的人,马上明白了其中机峰。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着问人道: "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风姐故意用手摸着腮, 诧异道:"既没人吃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
     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是因见宝玉十分讨愧,而不是黛玉,可见宝钗还是在意宝玉,不想让宝玉太难堪。一笑收住,谈笑风生间,已经处于上风,此时一笑,到是从容自若,未把宝黛的小儿女聪明放在心上。
     此时在心态上,宝钗是成人的心态,而宝黛还有些少年的天真与任性。所以二峰对峙,必是二玉占了下风。
  宝钗平和是因为没有伤害到她的底线,真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的反击,也是相当厉害而聪慧的。绵里藏针的光芒,才是无声处胜有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