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探春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探春
一个庶出的女孩子,而且又是一个人人轻视的母亲,这样的环境,对于探春来说,自然另有一番委屈。
贾府的人是势利的,先看贾母的风向,在看其各人的身份。贾母的心思不在她的孙女身上,都在双玉那,就是对湘云也比对三春好些。三个小姐其时是在安静无人宠爱的环境里长大的,所有的权利都要靠自己争取,若管的严了让人感觉刻薄,若管的松了人未免欺负了上来。比如迎春,就因为太好性子,结果奶母第一个跳了出来,偷了她的东西去当,还捏造假帐说吃了亏。这样的颠到事非与黑白,而迎春竟不能管理,只是看书,用沉默来对待问题,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大。
安份守已不惹事非的迎春,在贾府是最令人轻视的,而探春走了一条相反的生活轨迹。这个从小因母亲赵姨娘而令人鄙视的小姑娘,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到时候自有道理。嫡庶的差异她比任人明白,她比迎春敏感,也比她有勇气,她敢于为自己和母亲兄弟争取利益。当然这种争取是建立在取得上层的欣赏与认可之后。
她懂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上层所欣赏的规则,在很长的一短时间时,她远赵姨娘,近王夫人,极力获得王夫人和贾母的认可。应该说她是成功了,在贾母因贾赦娶鸳鸯一事而恼怒到太太的时候,她替王夫人解了围。得到了老太太和太太满意。她的敏与勇是贾母这种经历过风浪的人所接受和赞赏的。
凤姐生病,王夫人让探春参与管家,就是上层对她的一种肯定。虽然王夫人又安排了李纨和宝钗,但是凤姐都说李纨是厚道的,宝钗不关已事不开口,而真正管理的是探春。探春的经济承包,虽然对贾府没太大的意义,却是一种气象的认可。是探春第一次认真的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在这次行动中,她要平衡各方关系,取得凤姐的支持。这一次的经历对她以后的人生肯定有更积极的意义。
这次管理中,探春公开宣称有宝玉的就有贾环的。这是肯定了贾环与宝玉相同的地位,虽然目前二人待遇差之太远,但那是贾母各人的偏爱,与贾环与宝玉实际的地位无关。探春是第一个公开宣传这一点的。自然也无人能驳。
因为这次管理,探春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后文中大抄大观园,到探春这里时,早有人报与探春。所以三姑娘是有备而待,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现出来。这已经说明了探春与迎春的地位在下层中间,已经有了质的区别。
在贾琏的小厮兴儿口中,她是一朵玫瑰花,美丽而扎手。美丽是其形扎手是其神韵。实际上探春与母亲和弟弟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因了茉莉粉,赵姨娘让贾环去闹,贾环因怕三姐姐而躲了出去,可见探春是经常管教他的,而且他居然也听她的话。而赵姨娘呢,在冷天去看黛玉,黛玉马上明白,赵姨娘是自探春处来,顺便的人情。足见此母女的往来是人尽皆知的。后来贾母命薛姨妈进园子帮忙照看一断时间,薛姨妈想到探春那里经常有贾环和赵姨娘,自己过去不方便,才选了黛玉那里。可见三人的关系,连不住在园子里的薛姨妈都明白。
只是表面上探春口口声声只认得太太和老爷,不知道什么偏的庶的。这话分明是用来赌太太的嘴的。让王夫人挑不出毛病来。探春是用规矩来对付规矩的聪明人。这是她比母亲和弟弟高明的地方。她看懂了那一套规则,便用规则来制约规则。
南安太妃来见众姑娘,贾母只命她陪宝钗黛玉出来,而不提迎春惜春,这证明了在贾母心中,她才是能代表贾府的小姐。她的形象才是贾府的形象。到了这一步,她已经在贾府上层中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所以贾母不理会迎春的婚事,却一定会对她的大事严加考察。她后来的远嫁,必然是为了贾府的大利益,才会莫向东风怨别离,而深知贾府形势的她,必然也是甘心的。所以才会儿去也,莫牵连。
始终感觉探春聪明,她表面上近宝玉,而实际上关心贾环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宁可小事吃亏,但大事精明。在弱势的时候,积极努力,在强势的时候表明立场。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打王善保家的那一掌,充分保护了自己的尊严。向贾府表明,她不是可以任人欺负的,那是别人打错了主意。她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