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鸳鸯抗婚的背后
作为贾母的大丫环,也曾经风光一时,连太太凤姐都要和容相对,凤姐是一口一个姐姐不离口,诸事要与鸳鸯商议讨老太太的示下。作为管事人的凤姐,自然要得贾母的欢心,要了解贾母的喜好,自然非得到鸳鸯的相助不可,久而久之,她与鸳鸯之间便有一种默契和配合的情份。自然摆不得主子的派头了。
衣食起居鸳鸯的待遇自然也是与老太太差不多了,见多识广自然心中另有故事。这样一个聪明爽利的女孩子也可惜了身份。人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自然会产生错觉,鸳鸯久在贾母身边,所见所感,也会让她产生一个错觉,主子丫环的奉承与笑脸,也让她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这样的日子一直是幸福的,她尽心尽力的伏侍贾母,是贾母离了她连饭也吃不下,她 知道贾母的所有喜好,贾母的眼神只有她看的懂,这样的结局双方是满意的。每一个女孩子都有一个梦,对于未来的向往,鸳鸯也一定有过,不过应该不是平儿袭人的姨娘梦。贾府的男子水准太低,自然配不得她,她只是丫环,却也一样心比天高,而放眼府中,年轻的只有贾琏的贾宝玉,贾琏就不必说了,一个凤姐,足以让聪明的女子望而却步,就是平儿,这个凤姐的心腹,也要远贾琏才能自保。所以鲍二家的会上吊,凤姐还没和她算帐,她就自行了断了。聪慧如鸳鸯才不搅这混水,那余下只有宝玉了。那个凤姐一样的宝玉,倒是一表人材,温和大度,只是贾母早已安排了鸳鸯晴雯,加上怡红院一大堆的丫环,这个姨娘的队伍也太大了些,还不算将来宝二奶奶陪过来的人,而宝玉于世务上全然不懂,鸳鸯是懂管理的,自然看的出宝玉于这些上全是外行,连贾琏不如。将来若有纷争,也是指不上的。这样一个人,其实也托不得终身。
既如此,天下又不是只一个贾家,何不另作他想。始终认为鸳鸳是另一个红拂,原是女中丈夫。自有慧心在,只是得机缘。
于是她的心本在高处,本在远方,本想着得贾母的意,另有一份人生天地。可是贾赦的出现把全局给打乱了。贾赦让邢夫人提亲,却是出人意料,不过这对夫妻就做些这样的事,也见怪不怪了。
在这一刻,鸳鸯是恨的,突然间她的梦醒了,邢夫人告诉她你只是一个丫环,老太太的丫环也是丫环,姨娘就该是你千恩万谢的归宿了。这就是你素日要强的的结局了,你该好好谢谢大老爷才是。
鸳鸯对于邢夫人只是无语沉默,只能如此,骂不得笑不得,一腔的怒火无从发作。丫环终还是丫环,可她不是一般的丫环。她只能让轻看她的人后悔。当然鸳鸯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接下来鸳鸯是烦恼的,最初并不想与大老爷开战,贾赦必竟是贾府长子是袭了官的,厌恶归厌恶的,可还是不想太过冲突。于是园中散心,遇了平儿袭人,这二人也和她一样的厌恶贾赦,连素日好性子好口碑的平袭,都开口骂了贾赦,可知贾赦的为人了。说起来平儿是不该说的,大老爷可是她公公。
鸳鸯的嫂子来了,这可给了鸳鸯出气的机会了。对于这个一心要借小姑子发迹的人来说,鸳鸯的话也就不过份了。看的出来素日二人关系也不好,所以鸳鸯也不意情面。原以为回了嫂子,这个邢夫人的代言人,大房也就算了,若如此,对于双方还都有回旋的机会。
不想贾赦恼了,这个大老爷真是不知趣,一心要算计母亲,好不容易在鸳鸯身上找到了机会,自然不肯罢休,于是亲自上阵。唤了鸳鸯的哥哥来,亲自吩咐,一副不干休的样子。哥哥的出场,鸳鸯明白没了选择。
其实从邢夫人提亲到哥哥出场,这中间过了一天的时间,其间鸳鸯有无数次见贾母的机会,可以开口告诉贾母,她知道贾母讨厌贾赦,也清楚贾赦的用心,可是鸳鸯矛盾的是贾母会不会因为自己而得罪贾赦。
为了一个丫环和儿子宣战,是不是贾母的作风,必竟贾母还是要考虑家族表面的平和的。而且一旦被贾母拒绝,就只能去贾赦那里了,那是鸳鸯宁死不肯的选择。生死之间,鸳鸯不是懦夫,也不做无用的牺牲。
听了哥哥的话,鸳鸯决定了,只能一拚了。鸳鸯自然是知道府中的作习规律的,于是选了人多的时候,连薛姨妈也在那是最好的了。她是亲戚,贾母自然要考虑影响。
那个场面,那番话语,才见鸳鸯胆色。讲明事态,表明决心,一把剪刀,一缕青丝,一个丫环,也不是任人随意摆布的。
可巧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宝钗等姊妹并外头的几个执事有头脸的媳妇
,都在贾母跟前凑趣儿呢.鸳鸯喜之不尽,拉了他嫂子,到贾母跟前跪下,一行哭,一行说,把邢夫人怎么来说,园子里他嫂子又如何说,今儿他哥哥又如何说,"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
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 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
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
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原来他一进来时,便袖了一把剪子,一面说着,一面左手打开头发,
右手便铰.众婆娘丫鬟忙来拉住,已剪下半绺来了.众人看时,幸而他的头发极多,
铰的不透,连忙替他挽上.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
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
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
不敢还一言.薛姨妈见连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劝的了.李纨一听见鸳鸯的话,早带了姊妹们出去.
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情形之下,贾母并无准备,首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形象与地位,长子谋夺自己的丫环,而且意在自己的地位与财产,贾母自然恼火,更重要的是有薛姨妈这样的亲戚在,贾母要保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于是贾母大发脾气,第一个把矛头指向了薛姨妈的姐姐王夫人。一直奇怪,这与王夫人何干,正如探春分辩所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老太太自然明白,王夫人如何会帮着大房算计自己,二房算计大房还来不及呢。老太太的目的在于警告,警告大房二房不可打她的主意。她是要借这件事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地位,她不是任人算计与糊弄的。
果然王夫人不敢还一言,薛姨妈也不好替姐姐说情,当然老太太也要拉拢二房,总不能与大房开战,还要先得罪一个,所以探春一开口,老太太马上又变了脸色,与王夫人客气起来。
这又打又拉的阵势,让人无可挑剔。这只能说鸳鸯挑对了场合,所以逼得贾母没了选择,必须保住丫环以立自己的形象。所以贾赦与邢夫人只能退场了。
只是鸳鸯也以牺牲婚姻为代价,留在贾母身连作筹码。如此敢想敢作,聪明机智的鸳鸯,才不会在后书中上吊呢,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天涯海角是一个自由,她必是在贾府事败之前,早知形势,后文中有贾琏借当,鸳鸯相助之章节,鸳鸯必早知贾府形势,所以早作了准备,离开了这事非之地了!作才无虚笔,鸳鸯助贾琏,自然不是白写,日后必有贾琏助鸳鸯之回目。鸳鸯之行事,断然不会白帮贾琏渡过经济危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