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珍爱红楼――一场辛苦为谁忙
(2008-09-28 08:16:52)

珍爱红楼――一场辛苦为谁忙
总感觉金玉缘中的宝钗其实还是委屈的。
薛家纵然中落,也是大富人家,邢夫人一家不就是看中了一个富字,忙不迭的应了岫烟的婚事,而薛家与夏家联姻其实也是夏家上赶着。也就是说薛家的富还是有其应有的份量。
贾府门弟显赫,有着贵妃的背景,自然有外人羡慕的奢华。可是身在其中的宝钗,未必不解其中味,她不是一般爱慕虚荣的女子,对世事有着难得的清醒与通透。淡极始知花更艳,如何不知盛极必衰的道理。而且最为关健的是贾府无文无武,贾府子弟既没有科举起成名的,也早无军功,而且所做的官也是虚职,并无实权。这样的贾府,其实非常危险。
宝钗也是读过书的,通晓经史,如何看不透贾府的未来,就算母亲一厢情愿的看好贾府,宝钗也依然有其必然的清醒。只是人在其中,常常不自觉的眷恋那一缕温暖。
宝钗生病,宝玉探访,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那时节二人同看玉,冬日的寒冷中也有一丝温情吧,纵然宝钗是清醒的,可是也有一丝微微的醉意,所以任黛玉百般尖刻,她也只是一笑了之,她说不要喝冷酒,宝玉就换了温酒,她的脸上从容,心中也是欢喜的吧。所以才能从容应对黛玉的冷嘲热讽。
她过生日,贾母出资,纵然是人情往来,也有一些沉醉吧,在家常的气氛里人最容易陶醉,当宝玉赞她无书不通的时候,内心是不是也微微的得意。那样一个如珠似玉的男子,那样一个凤凰,任是无情也动人,花也有心!
所以才会着急他有出世之心,忙去劝了。她不经意间还是在意他的未来。虽然不确定他的未来里有没有一个她,依然在意。
知道人情世故,早些能从容敷衍上下人等,可是明知他不喜读书,仍然去劝,惹得他发少爷脾气,留下她一个人站在那里难堪,可依然劝着,看着他生气的走了,若非关心则乱,谁会一次次得罪自己最爱的人。
他挨打,只因听了句与哥哥相关,忙不迭的问罪于兄,惹出了兄妹唯一的一次争吵,她泪下无语,金玉之情,连薛蟠都知道,谁还不知道。可是他不知。她送的药,他收下了,那份心事,那份情怀,却是几方丝帕送了她人。
那一夜宝钗有泪,无声无语,少年情怀总是诗,可惜全在无言中。在贾家一住多少年,远离了小儿女的姿态,做一个稳重大度的大家闺秀,多少真情难掩,多少往事不再,她的心上,可有怀想当年,薛家的掌上明珠。何曾如此的委屈,只有一个贤名。
亲近袭人,还要拉拢宝玉的书童,各色人等都要顾到,连赵姨娘送礼也有一份,这样的周全与小心,究竟是为了谁!
可是他说她像杨妃,她自然大怒,看了黛玉得意的神色,她自然更加一份恼意,与于借扇机带双敲,用负荆请罪,告诉双玉,她不是一个木头任人欺负,往日的忍让,是她的大气,不是软弱。这一次双玉红了脸,宝钗冷笑而去。不是不能说,是不为也。
终究也有高山流水金兰契的时候,她与黛玉倾心相见,才有了另一份友情。其实她深知,宝玉不懂她,其实还是黛玉离她更近些。她们终有一样的情怀,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一样的寄人篱下,怎比得在自家洒脱自在。所以她们成了姐妹。比旁人好十分。
只是那个淡定从容,协助三姑娘理家的宝钗,真可担一个时字,看透了人情世故,才知道顾及所有人的利益,她懂得。
怡红宴是他的生日,那是最快乐的一晚,他快乐,她们也都欢喜,放开了心事,她还是那个扑蝶的少女,也有她的欢喜,伏在母亲的怀中,也有她的心事。
最后的结局,是谁也不能决定的,宝玉出家,她红尘孤单,那一份清冷,是她避不开的清寒,一场辛苦为谁忙,此生心事皆冷香。
淡极始知花更艳,他不懂她,她也只有自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