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宝钗的金玉缘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宝钗的金玉缘
若贾家没有宝玉,若不是薛家中落,宝钗这个薛家的大小姐,自小也是父母的明珠,就是哥哥胡闹,可也不敢在她面前错半分,对这个妹妹也是疼爱的很。
金玉之说是薛家的故事,还是真有其事,都是薛家对这个女孩子未来的一个梦。一个知根知底,门弟强于薛家的贾府,加之婆婆是亲姨娘,这样的安排,对于宝钗来说,原也是最好。
所以薛姨娘打定了主意,长居贾家,与贾府上下搞好关系,而宝钗也不得放开从前的养尊处优,投身于贾府,上下和睦,博得一片赞誉。
贾母因了黛玉,本是金玉最大的绊脚石,可是她是贾府的老祖宗,不得不令人重视,所以母子们一定要得贾母的首肯,纵然不至于赞誉,也要贾母挑不出毛病来。
贾母对宝钗本也无话可说,这个女孩子天然的大家闺秀,稳重大度,让上下宾服,贾母岂能不知,若不是为了双玉,她本可以接受这个聪慧的女子。而现在不行,只能装糊涂。可是场面还是要做的,必竟不是只因了四大家族,还要考虑王夫人,那是宝玉的母亲,得罪不得。
于是宝钗来的第一个生日,贾母亲自出面,让凤姐承办,也算是给薛家给王夫人一个大大的回礼。而宝钗自然也回报之。所点的吃食与戏目皆是贾母素日所爱,了解一个人的喜好,是宝钗的强项。果然贾母更加欢喜。贾母喜欢热闹,也愿意享受在热闹中被人尊重的感觉。
年纪大了不可能如凤姐般站前台管事,可是内心中那种感觉依然眷恋。
宝钗虽然承欢于贾母,可是她点的戏目,仍有她本身的修养与喜好。宝玉说她专爱热闹,她给宝玉讲这出寄生草,让宝玉大赞之,这出特别的在宝钗生日,由宝钗亲点的有着出世思想的寄生草,却合了宝玉的心。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
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无意中引发了宝玉的禅机,怕是宝钗所料不及,此曲竟然是日后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红守的引子。回首经年,纵然宝钗冷静平和,也会悄然泪下。那个欢笑的生日,那个年少单纯的宝玉,那个心中有梦,只是红尘不肯成全的黛玉,那个淡极始终花更艳的宝钗,原是如此的相遇与悲凉。
世间情真与假,怕也不是宝钗能料到,她对他未必无情,她送药,不想众人眼光。她劝他读书,任他生气而去。她自然知道他喜欢听什么,可是她不能说那样的话,为了宝玉的前途,她只能做一个宝玉不喜欢的那类女子。
她结交袭人,主动为袭人做针线,给袭人礼物。她让丫环认宝玉的书童母亲作干娘,一个小红,连宝玉不知名姓,她隔窗听音便知其人,而且深知其个性,如此的用心,宝钗怎是一个无情。
她和她家在贾家和宝玉身上花的时间太多,多的无法撤出。无法甘心,可是眼睁睁看着他与黛玉情投意合,看着贾母一心的撮合。看着宝玉因黛玉一句离开,而痴狂。这样的宝玉,岂不是离她太远,远的不能有梦,远的不能去想。
她在他床前做针线,终于亲耳听见,他那句不要金玉之说的话,她怔在那,突然间明白,原来一切是自己的一场戏,男主角从不上场,而她一个的心事,薛家的一个梦,原来只是一场虚幻。
她想过放手的,她必竟是明白人,通晓世事。所以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她宁可要黛玉这个妹妹,此后,她与黛玉同进同出,俨然亲姐妹。高山流水,牡丹与芙蓉,也有相映红的那时分。
这样也好,宝玉是她的弟弟,而黛玉是她欣赏的一个妹妹,如此也好。先放开那金玉之说,她也乐得轻松。
世事偏偏如此,黛玉死,而她还是作了宝二奶奶,而他竟有出尘的一日,生生把她断送在贾府,一世的红尘,一世的清冷,她只能是怀想当年,不管怎样的记忆,有宝玉的地方,都有黛玉。这是多年后才明白,双玉从未分享。而她始终是一个局外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