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晴雯与袭人
晴袭之争,大有既生喻何生亮之无奈,晴为黛副,袭为钗影,那一种情怀一样的婉转深情!
所以同出贾母那里,同到宝玉身边,都有一种可能,一种未来的欢喜,因为太远,因为朦胧,所以不得不小心谨慎。只是晴雯暗叹,为何样样强于袭人,只是袭人更得宝玉依赖。大有黛玉叹息为何来了宝钗,若有金玉之说,为何不是自己。
形势如此,袭人大得人心颇有贤名,而她是众人口中的暴炭,形象已定,她无心改之。她的心思在宝玉,也只有宝玉。而袭人高于她,袭人的眼光还落在了能决定宝玉命运的人身上。
所以袭人靠拢太太,得了太太的肯定,是内定的准姨娘,提前拿到了姨娘的待遇。晴雯不羡慕,她不开心的是,她又落了下风,看黛玉湘云向袭人道喜,而她只能远远的望着。她自然失落。
忍不住会讽刺袭人,袭人也只是一笑了之。而她也只有逞口舌之快,一次与宝玉大吵,因了宝玉一句话,日后当家力事也这般顾前不顾后,话语中大有她不是怡红院之人的感觉,她一时恼了,大闹一场,险些被撵,不得不说出心事,纵然一头碰死也不出这个门,还是袭人一跪才让宝玉不去回太太了,晴雯哭了,原来宝玉不如袭人。那时感觉,好似宝钗指出黛玉说了牡丹亭的话,黛玉一时红了脸。心中不得不有几分感激,宝钗没在众人面前说出。
晴雯也不得不感激袭人,那一跪。不管袭人存了什么心,只是当时,也唯有如此,才能平息那场风波。
晴雯知道袭人在意宝玉,所以小心伏侍,她一样的在意,若非如此,何必病被孔雀裘,何必撵走坠儿,气她丢了宝玉的人。多少得罪人的事,只要关联了宝玉,她冲在前面,她是不能让人伤害宝玉的。
晴雯不懂机心,不懂谋略,只知道在意一个人就只有真心付出,却忘了保护自己。所以袭人能安然的留在怡红院,而晴雯却让太太给安了个狐狸精的名,给撵走了。一场冤屈一个虚名,数年的深情,如此悄然落幕。
袭人叹息,怎生没有伤感。一样的丫环,一样不可知命运。若晴雯为黛玉的影子,若晴雯的芙蓉花神,有着黛玉的身姿,那么晴雯的命运是不是对黛玉结局的一种暗示。那改后的那句话,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
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黛玉为何变色,怕是想及自身。
而袭人本以为姨娘事定,却依然别嫁他人,可知怎不是宝钗金玉名份空定,别有一重伤感。
晴雯与袭人,也许真的是另一个黛玉与宝钗的情份,都只为了宝玉,另生出一番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