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宝钗之和

(2008-08-01 14:16:38)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宝钗之和

珍爱红楼――宝钗之和
  若论书中人缘最好的莫过于宝钗了。
  这人缘也是来之不易的。探春不过是贾母欣赏了,就有人在背后议论,口气很是不好的。而宝钗在贾府多年,却能上下皆伏,自然有过人之处。
  宝钗个性平和,即使贵为王夫人之亲,待人也是和和气气,顾虑周到。就是对王夫人所不喜的赵姨娘母子也是以礼相待。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顽, 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顽.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 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顽,让他上来坐了一处. 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幺!"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 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 , 连忙断喝.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说着,便哭了.宝钗忙劝他:"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又骂莺儿,从此而言,宝钗待贾环确实不错了。
  薛蟠出门经商给宝钗带回来的东西,宝钗分送给各人,连赵姨娘也有。这样令赵姨娘大为感动。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 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 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赵姨娘与贾环是王夫人最厌的两个人,宝钗并没有如凤姐那样疾言厉色的对待,一样的以礼待之。不结小人之仇。
  晴雯不过是个丫环,就能拿针扎犯了错误的坠儿的手,又一并撵了出去,可是宝钗不过是在滴翠亭听见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却不愿意让她们多心,费心的用了金蝉脱壳的法子,瞒了过去,不使人疑她听见了二人对话。可见宝钗是非常小心的,即使对一个丫环,也不愿意得罪她们。
  三人理家时,探春锐意改革想的是如何节源开流,而宝钗考虑的是人心的平衡问题。宝钗笑道:"却又来,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 ,取租的房子也能看得了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虽然还有敷余的,但他们既辛苦闹一年, 也要叫他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所以如此一行,外头帐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得很艰啬了,他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 也可以每年滋长蕃盛,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这庶几不失大体.若一味要省时,那里不搜寻出几个钱来.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说的,他们只供给这个几样,也未免太宽裕了.一年竟除了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 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 ,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 , 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宝钗深晓人心,知道事情成功,取决于做事的人,也在于旁观的人。凡事和则顺,不和则败。这是是用于大事上,若用在小事上也是一样的。
  宝钗在贾府多年,一应花销皆于贾家无关。就是园子分了人照管,也不要园中的花呀。是非常注意的,不惹人事非。
    后来清查大观园,宝钗忙搬走,是深知管家之理。知道人多事非多,多一处就多一处管理。宝钗陪笑道: "我原要早出去的,只是姨娘有许多的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可巧前日妈又不好了,家里两个靠得的女人也病着,我所以趁便出去了.姨娘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明讲出情理来,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的."王夫人凤姐都笑着:"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不解了,并没为什么事我出去. 我为的是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间晚上没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个. 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的器皿, 尚有未齐备的, 我也须得帮着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而且我进园里来住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几年年纪皆小,且家里没事,有在外头的,不如进来姊妹相共,或作针线,或顽笑,皆比在外头闷坐着好,如今彼此都大了,也彼此皆有事. 况姨娘这边历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园子也太大,一时照顾不到,皆有关系,惟有少几个人, 就可以少操些心.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 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竟是,不必强了."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此话极是亲戚相处和管家之理。在人家做客,明明人家诸事不顺,管理烦难,在不走就有些失和了。
    宝钗深知与人相处之的道理,处处平和,所以在贾府多年,才令人赞赏,无生事非。一个和字,成全了她的美誉。
    所以曹公说到怀金悼玉,黛玉是美玉,而宝钗当得起一个金字。这二人都是金玉一样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