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无法言说的爱

(2008-06-04 09:45:37)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无法言说的爱
珍爱红楼-无法言说的爱
   赵姨娘和探春的关系,成了探春的心病。
   赵姨娘是贾府的家生奴才,从赵国基死后的赏银可以看出来,赵家也是一大家子在这里。可是久居贾府的赵姨娘,却并没受贾府家规的影响,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并没有把他们当作主子去看待,而是记得自己是他们的母亲。
    在那时候,姨娘是半个主子,而小姐和少爷却是主子,所以赵姨娘教训贾环,凤姐才能训斥赵姨娘,说贾环好不好自有老爷和太太与你什么相干。可见赵姨娘是没权利管教自己的孩子。而且,宝玉见贾政,赵姨娘还要给宝玉打起帘子。芳官和赵姨娘争吵,说大家都是奴才。可见在人们心上中赵姨娘的地位是不能和自己的孩子相提并论的。
   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个事实,只有赵姨娘不认。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让人欺负了,她要为他们争,她希望他们能和一样,一起战斗。她的想法是对的,可是不现实。忘了看清形势,忘了几百年的规矩,不是她能轻易动的。所以才会经常挫败。而不知原因,让自己进入了一个怪圈。
    探春是清醒的,探春自小随贾母长大,受的是正统的教育,也就是她从理智上是接受并认可了那些规则,所以她不会如母亲一样误打误撞,让人看笑话。应该说她是机敏而冷静的。她知道自己的出身,这是她最痛苦的地方。可是她要争脱出来,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在这一点她与母亲是一样的。
只是自小的身份与成长环境不同,她们的认识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所以会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但其实在本质上是关心对方的。
    从书中我们经常看到赵姨娘和探春的冲突,但细品下来。却自有一份深情。二人最大的一次争吵是为了探春管家,而赵姨娘为兄弟去争银子,袭人给了四十两,而她的弟弟只得了二十两,赵姨娘觉得受了委屈,才会那般失态。她在府里多年,又有儿有女,却不及袭人的待遇。却没想明白,袭人的四十两本不合规矩,是太太赏的。她的二十两是府里的规矩。这个规矩是她身份的一种代表。
     她只是觉得女儿管家,没让她沾便宜,心有不甘。却不想探春正是为了大利益才用规矩来办事。探春是要从规矩中保护自己和母亲弟弟的利益。所以她说有宝玉的就有环儿的。这才是大的利益。这样的话,除了她府中上下从无人说,宝玉和环儿是一样的。恐怕连宝玉和贾环也没觉得二人一样。
     虽然现在二人的待遇差别很大。那是因为老太太偏心。并不是规矩如此。长大成人后,老太太还能如何。所以探春才在公开场合公开说,有宝玉的就有环儿的。赵姨娘偏不明白,大事大非才是根本。争那二十两银子有什么用。贾环的大利益大地位才是关健。
     这是二人眼光境界的不同,所以处事方法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只是这样的话,探春心里清楚,如何对母亲说却是为难。赵姨娘心内没成算,又口无遮拦。如何担得起这样的话。所以一个急,一个哭。场面自然是混乱。外人看了笑话,当事人自然是痛苦的。
     身份在那里,规则在那里,自然矛盾也在那里。而彼此的关心也在那里!
     到了赵姨娘因一包茉莉粉与怡红院的芳官打在一起的时候,众人只是说芳官,却对赵姨娘无语。只有探春把赵姨娘请了出去,非常痛心的劝赵姨娘不要失了体面。有什么事不要自己出手。想想也是,赵姨娘的岁数身份和几个小孩子打在一起,只是让人笑话了。
     每每赵姨娘有事,还是探春生气着急,也是因为因关心则乱。而姨娘不管如何对探春不满意,也依然挂念这个女儿。有一节说赵姨娘探望黛玉,黛玉知道赵是从探春那里来的,看是顺便的人情,连黛玉都知道赵姨娘常去探春那里,可见赵姨娘去的次数是很多的。薛姨妈进园子的时候,也想到了探春那里不方便,赵姨娘和贾环经常去,可见平常人家的往来是不断的。关系也是和气的。
     若非如此,为何平儿会让宝玉应了玫瑰露的事,无非是怕引出赵姨娘,三姑娘生气,看探春面子才保护了一次赵姨娘。
     可见了人人都知道,人家母女关系是极好的,只是这份爱,在公开场合不言说。因为规矩因为探春的自尊心,因为赵姨娘的糊涂。只好沉默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