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 妙玉进贾府
妙玉进贾府,表面上是极简单的事情。元妃省亲,建大观园,其中有一座栊翠庵,需要一位住持,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回了妙玉的事。王夫人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妙玉进了贾府。
而细品之下,又不是这样。第一栊翠庵是庵,而妙玉的服饰更像是道姑,第二,妙玉年轻,虽说经文极好,但一个京城若找几个资历在她之上的,恐怕是极容易的事。可贾府偏找了她,而且最初妙玉还拒绝了。说是候门公府,必以势压人,所以不来。可是贾府从管家到王夫人似乎是非要请妙玉来。
王夫人笑道,既如此写个请贴就是了。一点不恼,而且非常愿意迎合妙玉的口味,果然有了请贴,妙玉不在怕候门公府,必以势压人了。从容进了大观园,一说起来,她原非自己来的,是贾府用贴请的。这身份自然不凡了。
从后面来看,妙玉是很有个性的。她的杯子刘姥姥碰了,就不要了,没有一点世法平等的情怀,喝个茶也极讲究,要梅花上的雪水,似乎在太过了。这样的妙玉,呆在贾府远比在外面庵里好。
岫烟说她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宝玉却懂她是个世外之人,自然不与红尘人一般想法。宝玉待人,若是美人,必然迁就。连夏金桂那样的人,宝玉还纳闷,如何生得鲜花嫩柳一般,性情却如此。还向王道士要治疗忌妒的方子。
李纨是厚道的,从不后面论人,独说讨厌妙玉为人。按说二人住的远,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并无接触,如何李纨能说出讨厌妙玉的为人。以至想要梅花,还要宝玉去。不知道二人之间有何故事,生出这段话来。
贾母去妙玉那里,妙玉熟知老太太的喜好。马上捧了老太太爱喝的茶,可见妙玉与老太太之间说话随意,并不像是初次相见。
王夫人对年轻美丽的女孩子,是极烦感的。尤其是宝玉有接触的。那妙玉独钟于宝玉,又是宝玉过生日下贴子,又是送宝玉梅花。王夫人虽不常进园子,但是宝玉的举动她是知道的,妙玉与宝玉特别的接触,王夫人也知一二。可是却没有任何表示。说起来王夫人若撵了妙玉,也是有这权利的。可是王夫人没有。
黛玉性格清高,可是妙玉说她是俗人,她竟不恼。宝玉却取梅花,李纨让人跟着,黛玉反说不用了。若有人去,就不得了。众人点头称是,不以为奇。这于黛玉也是反常。
所以妙玉进贾府,不是那么简单。她本是世宦书香门第,看来出身也有贾府有些关联。贾府对她是礼遇迁就中有着尊重。
她进贾府,也是为了能在贾家的庇护下,得到保护。而贾府对这个责任也是心领神会的。她的身份,也另有一层。这不仅王夫人知道连老太太黛玉也是尽知的。
珍爱红楼―――― 妙玉与宝玉
有一种情缘,隔了梅花相见,淡淡的一笑,红梅花好,白雪轻扬,这一生如此的相遇,如此的相知,是缘只是红尘中无份,转身后,梅花正香。
妙玉与宝玉,一个怡红院的主人,一个栊翠庵的住持,怡红栊翠,红绿相对,遥相呼应。怡红院里是海棠花红,栊翠庵中梅花盛开,各有各的天地。只是在心里有一份淡淡的挂牵。
所以他去了,她能给他用她用过的杯子,他生日,她下了贴子。他不知道如何回复,忙去问人,可见心诚,后来听岫烟说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宝玉忙说,她原是这世外之人。维护之心可见。岫烟打量了宝玉半天,才说怪道她给你那梅花。
有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人,知道是彼此的知己,是红尘中难遇的懂得。可是也只是远远的望着。谁也走不进谁的生活。各自的世界各自的境遇,谁也不能改变。只能是相知一笑的温暖。可是明月清辉苍凉时,都有些落寞。
知道今生遇了你,却还是遥望时最清亮的星辰,只是你不在我的世界里。而梦里都不能相遇。只为高山流水,皆在红尘外。这一世的情缘,也只是那杯茶,那枝梅花。是怀想时的美丽,相遇时的淡然。
万语千言无语,原来你也在这里。只是在这里,你也不是我的梦。而我注定了只是你的过客。
是惆怅是庆幸,惆怅这一生,镜中花水中月,是我不能说的深情。庆幸,红尘中 有一个你,让我遇见。还能在月下怀想。
懂与不懂间,知与不知时,恰如一江春水流,是梦不在梦里,是情不在红尘中!
珍爱红楼――妙玉与黛玉
三生花草梦苏州,她们是苏州的花,因了尘缘际遇,才在贾府相遇。
人与人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切,所以她们知道彼此,懂得彼此。原是清高的人。然而到了这里,黛玉对妙玉却是有着天然的好脾气,妙玉说她是俗人,她也不恼。中秋夜联诗,黛玉给她续写,黛玉无限欢喜。
没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温情,可是她们之间自的一种外人不解的默契。是隔水相望的相逢相知。
两个美丽的女孩子,本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可是却因了人世的变迁,寄人篱下,虽然外表看着有人伕侍有人照管可是内心那挥不去的乡愁,如何诉说。有时候你明明委屈明明悲伤,却没有可以诉说的缘由。只好强自微笑着,看春花秋月。于她们人生就是如此的安排。别人不懂,两个同类的人,却是明知。
所以心灵天生相通,彼此有一份同情与关怀。是别人不懂的相知相惜。于她们是一曲琴音,月下相知。
是美,也是醉,是无奈,是伤怀,也是相重!

加载中…